“硬桥硬马”立产业:12218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8日 赵方圆、周伟力、何颖思

  广州正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扫码了解更多报道内容

  现代化 广州话 4

  从电梯数字设计的“一键生成”到汽车AI质检“无死角覆盖”,从低空飞行的全域管理到深海钻探的技术领航,从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到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前瞻布局……拥有“硬桥硬马”真功夫的广州制造业,正迈向关键跃升。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广州凭借“猛龙过江”的转型魄力、“识得转膊”的创新智慧,正加速迈向产业数智化、绿色化,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稳”的根基、激发“进”的动能、拓展“新”的版图。

  统筹/张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周伟力、何颖思

  硬桥硬马

  广州制造业多年来千锤百炼积累的真功夫、真本事,成为其稳扎稳打、砥砺前行的强大底气。

  “硬桥硬马”源自南拳技法精髓中的“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秉持这样的精神,广州制造业在70余载的风雨征程中守正创新。

  回望来时路,从最早的蒸汽船坞到如今的高端智能制造,广州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在时代前沿,谱写了一连串的制造业传奇,也创造了众多全国和全球第一。

  改革开放后,广州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2024年数据显示,广州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3+5”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0022.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2.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9.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3%,占工业投资额比重为39.7%。

  如今,广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国内需求持续升级的复杂背景下,广州制造业多年来千锤百炼积累的真功夫、真本事,成为其稳扎稳打、砥砺前行的强大底气。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广州深谙这个道理。近年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强化“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聚焦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车显芯药储”等新领域加快发展,“智造海陆空”等新赛道加快布局。

  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把广州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

  猛龙过江

  坚持向“新”布局,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转型,一直是广州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基因”。

  迅猛的龙才有胆量去跨江,敢想敢做才能在新环境中施展才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大背景下,抓住变革带来的生产力跃升机遇,谋划现代化产业的“新蓝图”尤为关键。当下,广州拥有6个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增加值超千亿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0%。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转型,一直是广州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基因”。

  “报告机组,起飞空域已报。”“飞机自检已完成,地面清场完毕,可以起飞!”今年7月,一架无人机平稳升空,沿着既定路线完成了试飞。这标志着广州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顺利完成全流程保障测试,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迎来协同化新阶段。

  广州低空飞起来,产业发展兴起来。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4月,广州市组建了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挂牌“广州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该中心以广州全域CIM数字底座为支撑,依托智联网基础设施功能,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运行服务保障。目前飞服平台已接入了相关政府和企业平台数据。

  低空经济只是广州向“新”布局的一个缩影。面向2035,广州正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命科学、深海探索、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在南沙,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造入列;在黄埔,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走进汽车工厂实训,与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在白云,华为广州研发中心聚焦智能汽车、云计算及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进一步加速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广州各产业的应用,抢占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5G等产业战略高地。

  识得转膊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众多广州老牌制造企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成功实现自身制造体系的革命性升级。

  “转膊”,引申为“灵活变通”。广州企业深知,唯有摒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维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近年来,广州创新实施“四化”平台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入选了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动能持续强劲。

  关键设备数控化率91.6%、设备联网率85.3%的突破性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4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广日电梯对工业互联网、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融会贯通。数字化赋能下,一个覆盖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的智能化体系,正推动电梯制造向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冲压车间最快3.75秒生产一个或一对冲压零件,零件生产完成后由机器人完成100%自动装箱……在今年落成的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内,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展现令人惊叹的生产效率。AI、机器人更加广泛地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焊接车间大规模采用的高速机器人,通过导入AI检测,为汽车360度无死角“拍CT”,让眼睛看不见的瑕疵纤毫毕现。

  可以看到,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非忽视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众多广州老牌制造企业“识得转膊”,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成功实现了自身制造体系的革命性升级,为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且可复制推广的样板,书写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核答卷。

  老城市新活力·WOW印记

  2018年

  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6个新支柱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

  2019年

  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部署推进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

  2021年

  出台《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

  在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链长制”和工作专班形式抓产业链供应链,入选国家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稳居全国城市第一。

  2023年

  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4家,广汽埃安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5%。

  2024年

  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广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明确将建设若干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

  广州市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这一总体要求,把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以及打造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6个未来产业等目标任务。

广州日报现代化 广州话A5“硬桥硬马”立产业:12218 赵方圆、周伟力、何颖思2025-08-28 2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