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焕新 气象万千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8日 庹亚男

  “闲置楼”变“暖心家”、庙前西街跻身顶流商圈、十五运三大场馆周边整体焕新……媒体走访广州老城区发现:在越秀区,一幕幕创新实践正在悄然改变这个老区的面貌。从点到面、由表及里,一些“创意玩法”不仅为“区容区貌”注入了朝气和活力,也带动了街区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

  众所周知,越秀是广州2200多年从未迁移的中心,是千年商都核心。老城有老城的好,比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辩证来看,“老”也意味着挑战——陈旧的设施、有限的空间、密集的人口,无一不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正因如此,对很多城市而言,如何化解矛盾、助老城区蝶变,成为一道难题。对此,广州越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体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五个大抓”部署,书写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微改造,大作为。改造不必大拆大建,越秀巧妙运用“绣花功夫”“螺蛳壳里做道场”,实现“小而美”的进阶。比如,通过“微改造”盘活环东广场,精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以“针灸式”治理提升人行道品质,重塑老街风貌;引入智能化建设,长者食堂获评广州市“最佳小切口微实事”改革案例。从产业升级到城市更新,从民生改善到治理创新,越秀正以“微改造”实现“大变化”,在“小天地”中写下“大文章”。

  老城区,新动能。老城蜕变,离不开创新驱动。越秀区敢想敢试,推出全国首单智慧建设概念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评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果菜西停车场以沉井式地下空间成功挂牌,成为全省首宗该类地块公开出让的案例;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出租屋信用承诺制”跻身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普惠托育一体化建设”则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集成改革案例……在“老”与“新”的融合探索中,越秀区用创新牌打出发展新节奏,“秀”出蝶变新思路。

  共参与,聚民心。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环境治理,都离不开群众的智慧与力量。越秀区始终把动员社会力量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的重要抓手。比如,协同广州建筑集团创新推出“一街一策”精准帮扶机制,有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大东街推行街企联动,以“一方东山”项目带动庙前西街从低端零散业态向文创集群飞跃。全民参与、共享协同、凝聚人心,激活城区内在生命力。

  老城不老,生机盎然。越秀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气象万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老城焕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州日报评论A4老城焕新 气象万千 庹亚男2025-08-28 2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