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湾航空新城。

高景太阳能公司车间。

金湖公园。
8月26日,珠海经济特区迎来45岁生日。近半个世纪风雨兼程,珠海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而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金湾区,也拥抱了时代机遇:“陆海空铁”立体交通网建成,珠海西部城市中心初现,“5+2+N”现代产业集群崛起。2024年,金湾的GDP达到946.28亿元。
乘着珠海跨越式发展的东风,金湾将加速打造成为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为珠海迈向万亿级城市提供核心支撑。
文、图/陈治家、谢英君
科技引领,金湾向“千亿大区”迈进
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金湾区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打通产业集群上下游,加快形成工业企业发展梯队,提升区域生产协作水平。从引进航空工业通飞到建立航空产业园,从引进丽珠医药、汤臣倍健到打造珠海国际健康港,从引进中兴智能汽车到推动高景太阳能等企业落地……金湾实现了产业迭代升级。如今,金湾形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五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和海洋经济两大特色产业,以及智能家电、清洁能源、电力生产等产业的金湾“5+2+N”现代产业集群。珠海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有四个在金湾的产业布局中,金湾的产业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是金湾产业蓬勃发展的内生力。金湾打造了更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金湾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27家(含经开),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3家(含经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7家,总数达20家。
金湾进一步瞄准科技“最前沿”,以科技创新引领金湾“5+2+N”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光伏全产业链条的打造就是好例子。金湾引入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首个硅片生产基地,补齐了光伏产业最关键的硅片生产链条。此外,金湾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度应用。
经济成色决定了城市发展底色。2024年,金湾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78.1亿元,同比增长6.9%,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继续领先,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8.5%。金湾的招商引资成绩同样亮眼,去年新签约项目218个、总投资527.9亿元,包括全市唯一总投资达百亿元的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招引项目投资额和纳统产值均居全市第一名。一言以概括之:金湾挺起了珠海产业的脊梁。衡量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既要看总量也要看平均数。根据最新数据,金湾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为46.15万人,结合2024年GDP为946.28亿元的数据来算,金湾人均GDP突破20万元,这是真正的“藏富于民”,在2025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中,珠海市金湾区下辖的南水、三灶、平沙、红旗四镇入围,并首次全部闯入前200名。
目前,金湾正在抢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大力培育前沿产业生态,不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向“千亿大区”坚定迈进。
路通财通,交通末梢蝶变“黄金内湾”新兴枢纽
上世纪90年代,水道纵横、往来不便的金湾,被戏称为珠海西部交通末梢。后来随着珠海大桥正式通车,金湾与香洲才实现了陆路相连。
近年来,金湾的交通建设步入快车道。“珠海第一跨”洪鹤大桥正式通车,金湾与香洲、横琴之间再添新通道。其后,金海大桥、鹤港高速二期、珠机城际二期、黄茅海跨海通道顺利通车。如今,从平沙收费站到航空新城车程仅为13分钟,从横琴到金湾车程只需10~15分钟,从珠海机场到拱北只需25分钟,从珠海金湾去到江门台山开车只花30分钟。尤其是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让乘坐飞机的粤西居民不用绕道,前往珠海机场的时间缩短30分钟以上。香港、珠西和粤西腹地的距离陡然拉近,金湾交通枢纽地位迅速提升。
过去,许多人谈起金湾,首先想到的是偏远的机场,而今珠海金湾机场客流量迈进“千万级”,开通“经珠港飞”客运项目,周边路网通达。珠海机场去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2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创历史新高。高栏港的变化更是惊人,偏僻小岛蝶变成“亿吨大港”,港口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
交通畅达,当年“如何发展”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海陆空铁”的立体交通网,极大促进了金湾与大湾区的产业联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例如,依托“港珠澳大桥-黄茅海大桥”新通道,金湾可助力港澳资源链接江门、中山、阳江等地,打造以国际商品展销的新中心。同时,金湾有望成为承接大湾区东岸资源外溢的“第一站”——大湾区东部的先进技术与前沿产品可汇集于此,西部的产品出海与居民出行需求也可在金湾集中。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金湾区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争先进位的发展热潮中获得关键的领先身位,甚至成为大湾区西岸的“新核”。
如今,金湾区正全力以赴打好以“一心、两港、四铁、四横六纵”为核心的交通大会战。今年,珠海隧道有望建成,珠海中心站(鹤洲)站、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广佛江珠城际、机场北快线亦明确积极推进。金湾正从珠海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向通达全国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跨越,日益成为链接港澳、聚合珠西、辐射粤西的“黄金内湾”新兴枢纽。
破解“有区无城”,金湾将打造“珠海西部城市中心”
伴随珠海经济特区跨越发展,金湾坚持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金湾提出,要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制度规则“软衔接”,加强产业协同“大联动”。
金湾区主动抢抓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机遇,深度融入大桥服务区建设,紧扣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发展使命,全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重点推进珠机城轨二期工程,构建横琴至珠海机场的快速通道,强化合作区与珠海机场、高栏港的功能产业联动。同步探索“横琴研发+金湾制造”协同模式,加速澳门南光环通仓储项目投产,联合澳门企业共建输澳能源产品加工基地,深化区域产业协作。
随着金海大桥的开通,金湾和横琴合作更紧密。金湾提出,要打好“横琴政策+金湾空间”组合拳,携手合作区开展联合招商,率先在生物医药和口岸联动方面打造标杆性合作项目。
“以前不少同事为孩子上学发愁,现在家门口就有幼儿园和学校,生活便利了很多。”十多年前,黄领才安家在金湾航空新城,彼时,目之所及只有零星两三个住宅小区。如今,身为“鲲龙”AG600总设计师的他见证了新城区的成长。“到处是高楼,人气旺了很多。”他说出了许多金湾人的共同感受。由于起步晚,金湾的城市面貌与东部城区有很大差距,长期“有区无城”。随着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的建设,一个个城市地标落成:珠海西区最高的地标建筑双子塔、珠海最大图书馆金湾区图书馆、珠海首个海绵城市生态公园金山公园、珠海西区最繁华商圈金湾华发商都、蝶状的金湾艺术中心……在3.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四大中心围绕湖泊而建,滨河景观、城央绿地点缀其中,“大城已成”。
人气汇聚是最好证明。数据显示,金湾在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为46.15万人,是珠海增长最快的行政区。草莓音乐节、三灶海上龙舟赛、全国桨板U系列赛、金湾“航空新城杯”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无不赢得客似云来,见证了新城的活力与年轻态。
建设“珠海西部城市中心”是珠海赋予金湾的新使命。今年年初,金湾区提出以更高标准推动珠海西部城市中心建设,力争“一年规划落地、三年雏形初显、五年基本成型、十年华丽蝶变”。
产业强、交通顺、城市美,金湾是珠海城市西进战略的样板,立足于打造珠海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先行示范区的目标,金湾正从“潜力之地”迈向“实力之城”,有望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提供“珠海金湾样本”。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