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天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往天河区某药品销售企业了解“辅导式”执法落实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黄埔区纪检监察干部到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诉求,助力协调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
监督护航营商环境③
“以前执法人员上门,我们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如今指导、服务在前,给予我们整改空间,心里踏实多了!”今年8月,一位民营企业主向回访的广州市纪检监察干部说起身边营商环境的变化。
这是广州市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为企业群众减负的具体实践。当前,广州市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结合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全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在持续开展全市政商交往专题调研的同时,梳理近年来政务服务领域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不善为甚至“吃拿卡要”等影响营商环境的“微腐败”问题,印发《影响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及场景提示(第一批)》,推动优化涉企执法模式,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出台实施柔性执法有关政策,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让群众有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崔琳 通讯员穗纪宣
服务
转变改进作风,明确涉企执法容错空间
近日,一家企业因废气排放超标被查处后,主动采取措施完成整改,并进行公开道歉、承诺守法,被给予降低规定比例罚款。这一将“惩戒”和“教育”相结合,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做法,离不开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推动驻在单位构建的全链条包容审慎执法体系。
“我们通过清单明确对各类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对主动整改并公开道歉、承诺守法的企业依法从轻处罚,并根据具体案情给予合理的观察期,经引导后企业主动纠正的依法不予处罚。”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通过进一步细化处罚裁量标准等方式,有利于明确执法边界与容错空间,强化企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引导企业纠错与合规经营,推进执法统一与公平合理。据了解,这一执法体系包括免处罚免强制、公开道歉承诺、执法观察期、规范裁量权等内容,将服务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
“别急着上门执法,先给企业一个‘自诊’的机会。”当前,广州市荔湾区纪委监委提请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优化涉企执法工作,推动涉企执法部门探索“预约式”服务型执法,以“柔性监管”助力企业发展。“这种执法服务的核心是精准帮扶、柔性执法。发现问题后,企业主动整改能免予处罚。整改中出现了难题,可以再预约执法服务,相关部门组织行业专家、专业人士现场开展针对性指导帮扶。”荔湾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今年5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荔湾分局的在线监测系统捕捉到了异常数据,发出预警提示。执法人员立即开展溯源分析,通过历史数据比对,将污染源锁定在某园区的两家企业。发现情况后,荔湾分局相关负责人决定让企业先自主整改。“您好,贵公司所在区域出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异常,请立即开展自查。”随后,两家企业分别接到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的电话。放下电话后,企业主有些惊讶:“以前都是执法人员直接来查,这次居然提醒我们自查?”带着些许疑惑,他迅速组织人员对生产车间展开排查,问题立即被揪出:原来,车间环境密封性不足、相关设备更换不及时导致排污指标升高。
“可能有其他问题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还是请专业人士来指导我们吧!”执法的温度换来了企业的信任,两家企业分别向荔湾分局提交了“预约式”执法服务申请。次日,荔湾分局执法人员带着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服务团队来到企业。“建议对车间门窗进行密封性改造……”“黏有聚丙烯酰胺物质的过滤棉虽然不属于危险废物,但也要与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签订转移合同……”随着这次“预约式”服务的进行,企业不仅没有收到罚单,反而吃下了“定心丸”。面对前来回访的荔湾区纪检监察干部,企业主说:“感谢执法同志的指导,精准助力企业消除环境违法隐患。”
“那么,免罚、减罚、轻罚是否容易造成执法不严,出现监管漏洞?或者滥用裁量权、选择性免罚、搞变相利益输送?”广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去年以来,广州市纪委监委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深入纠治服务作风,严肃查处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多措并举强化监督。
聚焦基层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广州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集中整治,协同公安、城管等10个市直单位联合发力,推进区抓实、直达镇街行政执法一线,着力解决政策执行层面“小鬼难缠”的问题。以市带区深挖了一批行政执法领域窝串案,推动解决一系列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
减负
科学统筹安排,亮码入企减少执法频次
“有时候检查主体多,内容也多”“检查频次不少,我们需要放下手头的工作”“检查标准不太统一”……这是曾经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困扰企业群众的问题。
广州市纪委监委紧盯行政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从自身做起,出台《市纪委监委机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项措施》,建立监督检查审核备案机制。“通过建立党风政风室对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检查的审核备案机制,依托市纪委监委综合办公系统,探索建设监督检查审核备案模块。”广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机制有利于统筹组织联合现场检查,避免短期内轮番、扎堆检查。“目前,除上级部署和要求外,不对常态工作安排专项督导检查;上级已安排督导组的,不再层层设立督导组、检查组;确需开展督导检查的,直奔短板弱项和问题突出的单位、部门,不刻意全覆盖。”
“园区消防通道堆放杂物,企业排废标识不规范……”近日,广州市天河区某产业园内一家制造业企业收到一份“联合体检通知单”,上面列出相关整改事项。不久前,天河区纪委监委组建监督协调专班,由区纪委监委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牵头,统筹确定执法部门、检查对象,明确分工,推进“组团式体检”“联合性执法”。联合检查中,专业部门按责检查,该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通过列席、查阅、询问、回访企业等方式同步嵌入。“我们重点监督执法人员履职规范、作风及廉洁情况,实时协调职责交叉、推诿等问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及时限,以监督建议书或提醒函督促落实,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天河区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种方式有效整合力量,保障高效整改纠偏。
各区纪委监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越秀区纪委监委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通报、靠前监督、联察联访及信息沟通机制,常态化跟进监督;督促相关部门规范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等访企公务活动,提升行政效能,强化统筹衔接,做到涉企检查不断档、不重叠。增城区纪委监委推动“企呼我应、增心服务”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督促职能部门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意见,让企业诉求“一键直达”“一站办理”,有效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现在检查少了,入企检查都先‘亮码’,今年上半年就检查了一次。”近日,花都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负责人说。随着“监督二维码”在海珠区、花都区的落地应用,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的“统筹监督+扫码检查”模式陆续推广,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涉企执法监督检查规范化、透明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服务升级,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
“今年,市纪委监委聚焦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动行政执法等部门建立包含企业端、行政执法端、执法监督端的‘监督检查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这种方式主要通过执法人员扫码入企、录入检查情况,企业在线进行评价、提出建议,纪检监察干部在后端实时了解执法信息和企业反馈,提高发现问题、核实问题、督促整改的效率,优化监督检查方式,为企业减负。
保障
靠前走访调研,积极推动解决企业诉求
如何主动靠前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着眼于“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通过走访调研、靠前监督,积极推动消除企业生产经营“壁垒”。
“企业的科技奖励和补贴到位了没?”近来,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科学技术局纪检监察组走访企业时,经常提到这个问题。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去年,我们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民营企业、中小科技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发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该组相关负责同志说,目前已通过监督推动市科技局制定科技企业跟踪服务专项工作方案,完善科技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对科技奖补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重点监督,督促全部完成市级层面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兑现工作,同时进一步优化科技补助下达流程,以“免申即享”方式为1.1万家科技企业兑付科技补助资金超16亿元。
傍晚时分,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广东蘑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门前路灯亮起,照着沥青路面,照亮员工们的下班路。“现在整体情况好多了,便捷、安全、省心!”该企业负责人回忆,“前一阵子,区纪委工作人员来我们这里走访调研,我随口提了一下园区路面、照明等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员工夜间通勤存在安全隐患。没想到,交流时无意间说到了诉求,区纪委就帮我们联系了相关单位,仅用两周时间便得到了解决。”
南沙区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商会协会工作机制,定期走访企业,广泛收集企业诉求。“我们建立涉营商环境问题专项台账,开设南沙‘易企行’监督账户,实时跟进监督企业反映问题解决情况,确保企业诉求有处说、问题有人管。”南沙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参照广州市政商交往行为指引,南沙区也出台了相关文件,结合本区实际细化了政商交往高频场景的‘安全线’和‘红线’,让基层干部既能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络,又能守住干事创业的底线。”
打开黄埔区“埔企通”一站式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企业登录一次便可获得“看政策、找空间、查企业、呼政府”等服务。“我在‘埔企通’平台上提过两条咨询和建议类诉求,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解答疑惑后,企业可尽早规避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精准又高效。”黄埔区某小微科技企业负责人说。
“埔企通”归集整合了黄埔区从各个渠道收集来的涉企问题,实现涉企问题及诉求从发现、归集录入、分办处理、反馈、满意度评价全流程闭环解决。“区纪检监察机关会密切跟踪后台信息,对于涉企复杂问题,我们通过建立提级协调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解决;对因协调不力导致企业合理诉求未得到及时解决的,将进行严肃处理。”黄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2025年8月,“埔企通”平台收到企业咨询、求助等各类诉求工单1579件,平均办结时间3天14小时。
“涉企行政执法是展现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党风政风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持续监督护航,推动涉企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同时督促提升服务‘软实力’,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广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