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体系刍议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6日 张璐璐

  当前,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数智时代下,人工智能、智能算法、数字画像等数智技术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对此,要顺应数智技术这一趋势,打造“数字释事、数字创境、数字共情、数字明理”的全新形态,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数字叙事体系,以此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多元化的渠道、沉浸式的体验和互动式的形式。

  以数释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内容,增强说服力

  数智时代,数据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全过程生产、全链条转化和全方位共享,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内容生成,实现“故事数字化”。

  其一,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数字资源库。互联网和数智技术的普及促使数据的快速流动,汇聚成庞大的“数据池”,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叙事资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过滤不良信息,整合具有育人价值的叙事材料,构建多维度、分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文本、图片、影像等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其二,精准选取数字资源。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不同,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不仅选取特定的数字资源生动呈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故事、爱国榜样人物事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事,而且选取多模态素材和多维内容激发叙事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受,吸引叙事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叙事受众以具身体验代入叙事过程。

  其三,要根据受众的关注热点、关切议题、兴趣爱好和行为特征等信息,并基于算法模型勾勒出叙事受众的“数字画像”,以此精准选取的叙事内容传递给受众,为其呈现生动的爱国故事,增强说服力,进一步强化爱国认知。

  以数创境:形塑爱国主义教育叙事情境,提高感染力

  打造叙事场域空间和创设叙事应用情境是加快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体系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场域空间。通过沉浸场景技术、交互设计技术、全息投影等数智技术和科技手段,打造可视、可感、可触的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场域空间。数字叙事场域空间突破传统叙事空间界限,把叙事空间从物理空间延伸至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生成“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体验的三维虚拟叙事情境,构建超越物理空间界限的沉浸式叙事模式,生动呈现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内容,促使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从单向度叙事转向多维沉浸叙事。

  另一方面,叙事者要充分结合叙事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创建体验式、交互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应用情境,全景式、立体式和真实性呈现爱国故事,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的感染力。叙事者通过创设体验情境,有效将叙事受众带入叙事情境中进行深度地、身临其境地沉浸式体验,使叙事受众体验到自我意识与身体感知的融合,零距离感受祖国壮美河山,深切感悟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爱国主义具象化为可“视”的精神与可“触”的情怀。同时,叙事者还要构筑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的在场交流场景,为叙事受众提供互动的叙事情境,强化与其的交流互动,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叙事内容,进一步强化爱国认知和爱国认同。

  以数共情:激发爱国主义教育叙事情感,强化亲和力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的情感体系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保障。

  要创新数字表达方式。叙事者运用直观的、趣味的数字表达方式,以图文并存、视听融合、声像结合、声情并茂的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可视化和具象化呈现,以此激活叙事受众的情感触发点,唤醒叙事受众的爱国之情。

  要增强叙事话语亲和力。叙事者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贴近现实、充满情感色彩的叙事话语体系,赋予叙事内容有温度、有情感、有思想的生动化表达。叙事受众在富含情感的叙事话语的影响下,全面理解爱国主义叙事内容的深刻内涵,获得情感认同,涵养深厚的爱国情感。此外,叙事者还需强化与叙事受众的互动性,增强与叙事受众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促使其和叙事受众在心灵、情感上的通达和融汇愈加深入,爱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释放。

  以数明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理论,提升引导力

  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要想讲好爱国故事,首先要求叙事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拥有高度的理论自信。一方面,要提升叙事者的理论素养,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等理论学习,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增信,学以力行。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要深化爱国主义学理阐释和爱国主义精神诠释,增强叙事内容的思想性和深刻性,打造“理论深学+精神传承+实践赋能”三位一体数字叙事场景,引导叙事受众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实践的转变。

  另一方面,要丰富叙事手段,增强理论叙事的吸引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叙事来说,理论只有贴近、打动叙事受众,让叙事受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才能够对受众起到引领作用。数智技术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动能,创新了叙事手段,切实增强了叙事环节的活力与吸引力。为此,叙事者要借助数智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式和交互式叙事,将理论、热点、议题巧妙地融入数字场景的体验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增强叙事受众的价值肯定。

  【作者张璐璐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本文系202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GD24XXY04)、2024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24GXSZ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A8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叙事体系刍议 张璐璐2025-08-26 2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