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博士与招聘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颖思、刘春林 实习生谢雨禾 通讯员粤仁宣)昨日,“湾有引力·粤聚优才”海外境外学子走进湾区对接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办,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南方电网、广电运通等18家知名企事业单位,携多个高层次岗位现场揽才,半数以上岗位年薪超50万元。
本次对接会是“湾有引力·粤聚优才”2025年暑期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系列第三期活动的重磅活动之一,50位海外境外名校博士齐聚对接会,与18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对接。对接会现场提供600余个“高精尖新”岗位,其中超九成岗位要求博士学位,工科类岗位占绝对主导。同时,岗位类型突出体现了“产学研融合”的导向,近七成岗位属于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类,且普遍呈现出学科交叉趋势。
记者看到,现场对接气氛热烈,有企业甚至出动多名工作人员,同时与多名博士人才对接,生怕遗漏一位。“针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海外归国人才,我们实行‘一人一薪’,薪资无上限,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我们还有一个面向应届博士生的‘金种子’计划,年薪约60万元。”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招聘专家陈女士表示,公司是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岗位需求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区块链等方面。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人事教育部主管林奇娇也表示,本次着重带了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的岗位到会,博士人才若入职企业,可获得政府补贴、企业基础底薪、人才公寓、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待遇。
“广州仔”余沁是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毕业的博士,他直言,参加这次研学活动能更好地与各地人才交流,也能更好地了解家乡发展。“出国前,我去南沙是逛公园,现在去南沙是干事业。”余沁表示,希望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深耕显微镜图像分析领域。
香港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汪煜则表示,参加这次活动除了想了解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就业机会外,还希望为香港的同学们带回更多优质的就业资源。汪煜认为,大湾区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广州有超算中心,能帮助其深耕研究,另一方面大湾区电池产业链齐全,“这是创造类的岗位非常需要的。”
“湾有引力·粤聚优才”研学活动是近年来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创新打造的人才服务品牌之一。省人才服务局表示,活动通过深化“省级统筹资源、地市彰显特色”协同机制,精准对接海内外知名高校优秀硕博人才,邀约全球学子利用寒暑假走进大湾区城市,充分释放深度研学促进引才落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