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张冠李戴“病灶”在哪?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连海平

  8月19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布情况通报称,有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出现CT检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据初步调查,该医疗纠纷确实存在。

  从院方通报来看,一句轻描淡写的“CT检查信息不一致”,旁人或许看不出此事有多离谱,必须摆一摆。据报道,翟女士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做CT时,另一患者CT影像被录入翟女士名下,因而被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翟女士服药约3个月后复查,才发现系误诊。

  权威医学资料显示,该病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2.8年,死亡率高于大多数肿瘤。且不说无缘无故服用那么多的猛药对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被医生“诊断”为身患绝症,生命只剩下2年多时间,这种精神打击、心理压力有多大,外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医学生誓词”的第一句就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看看翟女士的遭遇,就不难掂量出这句话的分量。医务工作者的一次“小疏忽”,对于受害患者来说就可能是一起“大事故”,是以,治病救人不可以不举轻若重、慎之又慎。追究此事,无论院方拿出多少理由,有一点是洗不脱的,那就是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守基本操作规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医生误将他人病灶当作翟女士的病情诊断?说起来可叹,仅仅因为叫到翟女士时,排在其后的患者误入检查室并完成了扫描。这是一个很难发现并纠正的错误吗?即使在咱们老百姓看来,这也不算一个难题,更何况对于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医务工作者,“三查七对”可是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器械如何先进、药物如何有效,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仍然至关重要。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是任何工具都代替不了的。要是缺乏人文精神,本以“帮手”角色安身的工具也可能成为冰冷的“帮凶”。医疗纠纷可以平息,患者可以选择谅解,相关科室和人员可以受到严肃处分,但医德医风建设可不是就事论事处分几个人就可以实现大提升的。若院方能从个案到“全案”,由里到外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也不枉翟女士白遭那几个月的罪了。

广州日报评论A7CT影像张冠李戴“病灶”在哪? 连海平2025-08-21 2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