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户背后:来了就是“屋企人”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陈薇薇、方晴

   8月15日,广东一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完成营业执照申请,这家公司成为广州第400万户经营主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现代化 广州话3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自2018年起,广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实现多次迭代升级,传递出“来了就是‘屋企人’(意为家里人)”的广州诚意,让每一家扎根于此的企业都能如沐春风。其中,藏着独具广式特色的“破题密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嗱嗱声”的姿态提供服务,让企业抢占先机;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营商环境领域痛点堵点问题,让企业发展“掂过碌蔗”。

  精耕细作,终见硕果。在这片营商沃土的滋养下,广州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总量突破400万户,跃居全国城市第三。这一跨越,不仅折射出广州营商环境量质并举的“进阶之路”,更透露着创业者“看好广州、投资广州、信任广州”的坚定信心,展现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韧性与无限潜力。

  统筹:张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薇薇、方晴

  (制图:涂晓彬 黄思勤)

  嗱嗱声

  小辞典:迅速、立刻。

  服务“手脚快”,流程“不拖泥”,省下的不只是企业的功夫,更是真金白银的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抢占先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旦发现新的机遇便需快速落地,方能赢得发展先机。优化营商环境,即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以“嗱嗱声”的姿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里的“嗱嗱声”源于粤语,意为“迅速、立刻”,恰好精准诠释了对企业抢占机遇需求的快速回应。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为直接。光宝科技是全球光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子公司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多年前启动对光宝通信公司、光宝电子通讯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吸收合并,但因其中存在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法定主体合并程序受阻。近日,黄埔区市场监管局收到企业关于加速完成吸收合并程序的紧急诉求后,立即启动“企速通”服务:“首席服务官”带领业务骨干组建“金牌服务团队”,在企业准备申请材料阶段主动提前介入,通过“线上预审+线下会诊”的形式,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申请文书范本、材料预审及多轮动态修正指导,破解变更登记中的复杂节点问题,确保申报材料零差错、一次性通过审批。

  服务“手脚快”,流程“不拖泥”,省下的不只是企业的功夫,更是真金白银的成本。

  “12月3日上午11点,东晓路东侧地块正式成交;第二天上午9点,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批出施工许可证,9点半将证送到项目现场,从拿地到开工不到24小时。”去年12月,越秀地产的项目人员在工地亲身感受了广州“拿地即开工”的迅速。过去耗时三个月左右的流程,如今靠着跨部门协同、业务流程再造、多项事务并联推进,压缩到不到24小时,这让企业直呼“没想到”。

  这“时间减法”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工作人员现场算起来:按年化6%左右的利息算,这样的拿地效率省下3个月时间,相当于少付1.5%的资本化利息。

  “拿地即开工”的背后,是打破部门壁垒、重构办事流程的深层变革。

  入选广东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的增城区“产业项目筹建‘一件事’改革”便是鲜活例证。针对项目交地迟缓、审批流程冗长、办事效能不高等痛点,增城区推出产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制定用地配套要素清单,还率先实现社会投资工业项目“五证联发”。其中,“五证联发”将不动产登记、用地、规划、人防、施工许可合并办理,申请材料从29项精简到16项,平均办证时间从40个工作日压减至3~6个工作日,帮产业项目抢出了宝贵时间。

  一次提速易,次次提速就得狠下功夫。广州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流程,构筑起了企业发展最优生态。

  掂过碌蔗

  小辞典:事情进展顺利

  “在广州,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被照顾’而是‘被尊重’。”

  “掂过碌蔗”源自粤语,字面意为“比甘蔗更直”,常被用来表示“事情进展顺利、圆满成功”。企业发展好,城市经济活跃,一批重点项目竞相落子印证了在广州发展“事事顺遂”的常态。

  2018年,专注于测试、认证、审核和培训服务的南德意志集团在广州成立了测试中心,助力中国企业达到全球标准并进入国际市场。“2025年,集团进一步投资广州,并在黄埔建立南德意志集团大湾区运营中心,最终目标是把所有实验室和办公室整合到此中心,将其转变为全球测试和认证中心。”南德意志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席琳·比洛洛在6月举办的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谈及了企业在广州发展的新愿景。

  “在广州,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被照顾’,而是‘被尊重’——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需求与创新活力。”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表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企业需要城市提供什么?“广州的做法是政府汇聚全球资源,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政府打破制度壁垒,为企业突破创新边界提供保障;政府搭建创新舞台,让企业勇当产业先锋;政府培育生态沃土,企业反哺生态繁荣。”

  在广州,正是因为形成了企业与城市的双向互动,企业才能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到发展成林。

  悭返一笔

  小辞典:节省一笔钱。

  广州立志打造“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

  商业竞争里,守住品质底线再降本降价,看似简单却暗藏门道。这份流传在广州商脉里的智慧,如今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实践——如何切实帮企业压减综合成本,“悭返一笔”?

  从去年开始,广州推出“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立志打造“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

  面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企业算力开销大、借钱门路少的痛点,海珠区打出“海珠招商合伙人”组合拳:拉着金融机构从“后台服务”走到“前台合伙”,推出全市首个大模型企业千万元级算力贷款;出台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给企业每年最高150万元算力“红包”;推进沙湾智算中心建设,建成后将提供算力1418P……“政策托底+金融‘活水’+算力基座”的组合,既实实在在帮企业“悭返一笔”,减轻了研发运营负担,又为企业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让其在新赛道上稳步前行。

  去年,广州筷子信息科技拿到首批20万元大模型政策奖补资金。公司技术合伙人谢统玲说:“这项政策支持不仅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更让我们坚定了深耕垂直领域模型应用的发展战略。”

  老城市新活力·WOW印记

  2018年

  2018年起,广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经历多次迭代升级,共颁布540余条具体举措。

  2021年

  广州入选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023年

  广州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措施,聚焦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2024年

  广州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

  2025年7月

  《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发布,围绕四个方面提出30项年度重点任务、105条具体措施。

广州日报现代化 广州话A5400万户背后:来了就是“屋企人” 陈薇薇、方晴2025-08-21 2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