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记者昨日从佛山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佛山在“三农”领域成果丰硕,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粮食冬种春收和春耕生产,加快建设1个国家级、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集聚效应凸显。同时,和美乡村新貌加速构建,总结推广“积分制”“门前三包”“花开巷里”等工作经验,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92个行政村初步开展“积分制”探索。
今年以来,佛山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粮食冬种春收和春耕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上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万亩。抓好“菜篮子”基地监测和认定,上半年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家,全市经各级认定的“菜篮子”共有104家。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建档立卡、批批速测等措施有效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获省充分肯定;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市农检中心检测参数近1400项。
同时,佛山加快建设1个国家级、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产业园已通过农业农村部绩效评估,第三批项目稳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275个项目。创新探索工业城市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预计全年新增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12个,新增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米;新增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良种场1家,省级良种场7家。探索“科技+花卉”发展模式,推进新品种选育、组培创新,加强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花卉产业数字化转型,南海区里水镇启动建设蝴蝶兰育种科普中心。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53亿元,同比增长5.3%。
据悉,佛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积分制”“门前三包”“花开巷里”等工作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截至6月底,全市92个行政村初步开展“积分制”探索。村庄绿化大力推进,新增植树25.76万株、种植面积347.8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典型引领和片区打造成效显著,新增培育77个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组团片区持续深化跨村连片发展,为乡村全域和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