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培育钻石的生意经念歪了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0日 杨博

  2克拉培育钻石戒指仅卖153元、99克拉进口钻石仅卖22元……打开一些电商平台,可以搜索到琳琅满目、图片精美并带有鉴定证书的钻石饰品,价位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与实体店动辄上万元的钻石形成鲜明反差。(8月19日《经济参考报》)

  所谓培育钻石,就是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相比,其拥有漂亮的质地色彩和更高的性价比,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被定制成各种各样的样式,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商家使出浑水摸鱼的伎俩,拿“白菜价”的假钻石来冒充培育钻石,从中牟取暴利。假到什么程度呢?名为培育钻石,实为合成立方氧化锆,即价格低廉的锆石,外观虽酷似钻石,但硬度、折射率完全无法与钻石相提并论。

  之所以有那么多消费者被套路,关键是因为假鉴定证书作背书。其中,有的是伪造正规检验机构的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套证”“克隆证”;有的则是编造假检验机构的证书,这些机构实际上是用国外的假地址注册、在国内偷偷搞运营。在网络上,买家只需向商家发几张检测证书样品,便能收到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检验证书。从品名、颜色、形状到重金属检测等信息,买家均可一一定制。这些迹象说明,围绕培育钻石展开的黑灰产业链已经成形了。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标准是衡量产品真伪与质量的标尺。高标准能够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就目前来说,培育钻石的行业标准仍参照天然钻石。这相当于为二者的混为一谈和仿冒培育钻石“预留”了灰色操作空间。近期,国外已有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宣布革新实验室培育钻石分级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使之与天然钻石明确区分开来,因为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在本质上存在重大区别。这一举措值得国内同行借鉴参考。当行业标准和鉴定规则更加科学,黑灰产的土壤就会被清理干净,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就会回归价值本质,在市场上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从重构监管生态的角度来说,电商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入驻商家强化资质审核。此外,平台可考虑与第三方鉴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善产品溯源、质量投诉处理等机制,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壮胆撑腰”。对违规商家,平台应迅速采取暂停运营、扣除保证金等措施。尤其对制假贩假的商家,监管部门应依法依规予以惩戒,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从根本上来看,治理培育钻石产业的低价无序竞争,关键是要锚定产业转型升级。譬如,加强产业引导,推动资源整合,提升全行业生产效率;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培育设计精良的高端品牌,打造爆品爆款,持续激活消费市场。

广州日报评论A4莫把培育钻石的生意经念歪了 杨博2025-08-20 2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