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举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 发布十大“名医绝技”名录

粤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全国第一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18日 何雪华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孙巧)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昨日,广东省医师协会举办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大会披露了广东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成果,还发布了最新一批十大“名医绝技”名录。

  吴一龙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作为医师协会这一“医师之家”的“大家长”,他动情地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医生的职责对医生的道德素养、医疗技术有着至高的要求。”

  他认为,“德馨于行”,贵在践行。高尚的医德,体现在感同身受的耐心,面对焦急的患者和家属,医生要愿意多花时间解释清楚病情;体现在设身处地的关怀,寒冬为病人听诊前,医生会习惯性把听诊器焐热;体现在对生命的敬畏,无论面对何种复杂情况,医生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摆在首位;体现在面对诱惑的定力,医生恪守职业底线,堂堂正正行医。他寄语医生同行,唯有将“勤学”刻入职业基因,以空杯心态拥抱变革,才能让技艺永葆锋芒,而精湛的技术,才是解除病痛、守护生命的硬核力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医学界有一句话:“今天的住培质量,就是明天的医疗质量。”那么广东的住培情况如何?庆祝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实践与探索》,披露了备受关注的广东医学人才培养情况。

  自2014年住培制度全面实施以来,10年间,广东全省共建设81家住培基地及1025家专业基地,实现了37个住培专业、21个地市全覆盖,规模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4.09万名带教教师,累计招收住培医师101550人,首次结业考核平均通过率96.80%,成绩持续名列全国前茅。

  在广东,住培医师的待遇得到切实保障,住院医师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从2021年起,广东将住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万元,各地还结合实际提高补助标准,比如广州、深圳等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万元以上。住培期间,近一半的医师月均收入超过5000元,吸引并留住很多优秀医学人才在广东发展。据统计,广东住培医师80%留在本省从事医疗工作,10%回到省外从事医疗工作,10%选择升学、出国、深造或从事其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医生培养已经逐渐从“自产自销”向开放培养转变:招收的社会人员从2014年的259人,增加到2023年的3395人,增长了12倍,占比从8.5%提升到38%,这样的特点,为更多有志于医疗事业的人才提供了发展机会。通过住培,他们很好地提供了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学习提升等能力,住培核定培训时间为36个月,约有1/3的广东住培医师在培训第1年就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89.5%的已毕业住院医师目前从事的临床专业工作与培训工作一致,七成以上用人单位称赞住培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在大会上,广东省最新一批“名医绝技”出炉并正式公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黄霖医生的“精确切瘤3D重建脊骨术”等10项绝技入选。

  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余敏斌介绍,该名单由协会组织产生,经过个人自荐、协会相关分支机构推荐,同行及专家出具意见等程序产生,树立广东医师良好形象,展示广东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激发医师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学术带头人卫洪波教授的“巧治直肠癌:膜导航iTME术”也在“十大绝技”之列,记者了解到,这一“绝技”突破性解决了术后排尿、性功能障碍,改写了临床指南。

  “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一直有一个致命的并发症,尤其是以前的开放手术,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高达90%,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几乎是100%。”卫洪波说。他带领团队付出近30年的不懈努力,从解剖学、组织学、功能学和临床研究等多方面探索,证实最关键问题在于邓氏筋膜。传统手术是全直肠系膜切除,包括了薄薄的但富含神经的邓氏筋膜,卫洪波团队多维度证实了保留邓氏筋膜对术中神经保护的重要性,并最终创新性提出了卫氏线引导的保留邓氏筋膜直肠癌根治术(iTME)。这一“绝技”推翻了国际直肠癌手术“老”金标准,建立一个新的金标准,解决了困扰时长近半世纪的临床难题,标准化流程化后的iTME手术在我国各级医院广泛推广应用,真正让患者既活得长,也活得好。

广州日报要闻A5粤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全国第一 何雪华2025-08-18 2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