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日军拍摄到的抗战标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黄岚 通讯员王寒、广东省档案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前夕,广东省档案馆举办馆藏抗战档案史料推介活动,向公众推介馆藏部分抗战题材档案史料。
活动当天,广东省档案馆除了推介一批馆藏征集的抗战时期侨批档案,还全文公布馆藏梅州籍贯印尼华侨林史臣家族抗战时期侨批档案93件,以及一批侵华日军在香港侵占和伪造中国法币有关日文文件电报档案,并将侵华日军“南支防疫给水部”有关档案部分进行展示;同时,全文公布日军第18师团1938年入侵广东的侵略罪行照片集(日军1939年出版),并展示馆藏东江纵队抗战有关报刊史料7件。
日本学者再次捐赠日军入侵华南罪证史料
此次公布的档案材料包括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再次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的一批日军入侵华南罪证史料。
最近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揭示出,入侵南京的日军配备有随军摄影师,负责拍摄记录侵华日军残杀中国军民、践踏中华国土的影像,作为侵略者炫耀“战功”的证据。无独有偶,入侵广东的日军同样配备随军摄影师进行类似拍摄记录。
松野诚也此次捐赠的档案中,包括侵华日军第18师团1938年入侵广东的侵略罪行照片集(日军1939年出版),以及第18师团1939年至1942年在华南地区侵略罪行照片集(日军1942年出版)。这些历史照片集,是日军自己记录下来的侵略华南的罪行影像,照片中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触目惊心。
日军拍摄到的一些照片还包含了中国军民写在残垣断壁上的多种抗战标语、口号等。这些悲壮的标语、口号,生动反映出在日本法西斯铁蹄下,华南人民奋起反抗的伟大抗战精神。
侵华日军曾在香港伪造“法币”投放市场
同日,广东省档案馆全文公布了一批侵华日军在香港侵占和伪造中国法币有关日文文件电报档案。
这批日文档案史料也是松野诚也今年3月25日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的。广东省档案馆组织专家对这批日文档案进行鉴定,并请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吴佩军教授对其作了全文翻译。
这批档案中,包括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1942年8月12日向日本陆军省呈报的《关于印制和交付二十九年及三十年版重庆方面法币的请示》、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1942年侵占香港后制定的《关于二十九年及三十年版重庆方面法币的使用规则》,以及日本陆军省次官1942年8月29日批复给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后宫淳的“陆支密电152号”。这批日文档案揭示了侵华日军占领香港后,1942年前8个月侵占并伪造中国法币的总体情况、流向、使用情况、使用规则等史实。侵华日军自证罪行,铁证如山。这批档案的全文公布,充分说明侵华日军“伪钞战”罪行不再限于口述史料和中方记载,具备了日方形成的原始档案记录的证实。
如在《关于印制和交付二十九年及三十年版重庆方面法币的请示》中就写道:“希望迅速调派印刷工人,在九龙的印刷工厂印制二十九年版十元券一亿元、三十年版五元券五千万元,两种货币的样品已经贴在附件第12号上……然后宣称这些是在香港扣押的未发行的法币,并以将这些法币追加投放到市场的名义,将其发送给中支那野战货物厂。”
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曾营救美国飞行员
省档案馆此次推介的史料还包括两份刊载在1944年6月11日《前进报》上的报道——《给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一封感谢信》,以及《克尔中尉的脱险》。
这两份报道记载了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克尔在坠机后被港九大队所救,并最终安全回到桂林的故事。1946年3月的《华商报》报道《我们与美国的合作》,则见证了东江纵队为盟军提供宝贵情报,为胜利夯实了情报基础。1944年8月17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东江纵队威震港粤》,同样印证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在港游击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馆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抗战时期的香港,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就曾多次营救盟军战士、战俘以及其他国际友人,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