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骨 人文为魂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04日 陈钧圣 何钻莹 汤南 廖靖文 吴多 耿旭静 何瑞琪 陈薇薇 夏强

  塔映花城

  云山叠翠

  越秀风华

  荔湾胜境

  南沙旭日

  黄埔云帆

  欢乐长隆

  流溪烟渚

  珠江烟水漫过宋元墨韵,云山叠翠染就岭南风华。“羊城八景”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在2025年迎来新时代的注解——当陈家祠的镬耳山墙映照白鹅潭的现代光影,当流溪河的晨雾邂逅版本馆的文明基因,这座城市的山水骨骼与人文血脉再次共鸣。新八景既承袭“云山珠水”的古典意境,更拥抱湾区气象,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绘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画卷,让岭南文脉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

  主办方供图

  塔映花城

  新中轴线 璀璨画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钧圣、何钻莹

  在广州新中轴线上,“塔映花城”以广州塔为笔,蘸珠江碧波,写尽海心沙流光溢彩,铺展花城广场四季芳华。笔触南延,洇染海珠湿地天光云影。花城广场、珠江夜景、海珠湿地三大景观,一并融入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广州文化馆的文化精髓,共同演绎出一座千年商都的艺术气质与生态智慧。新时代,新中轴线是珠江两岸延绵的脉络,是面向世界的窗口,更是羊城腾飞的脊梁。

  600米的广州塔巍然矗立,以“小蛮腰”的优雅身姿成为广州最醒目的城市名片。登塔远眺,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向北可俯瞰花城广场的繁华盛景,向南能望见海珠湿地的盎然绿意。塔身夜晚的灯光变幻,与珠江两岸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勾勒出广州最动人的天际线。

  花城广场以大草地和花带为背景,并建有浮岛湖以及步行木栈道、大型喷泉、灯光广场等设施,广场地下空间将周边39栋商业办公楼、公共文化建筑的地下空间全部连通,成为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齐全的“城市客厅”。周边有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等39幢建筑,因其规划理念超前,被誉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珠江夜色璀璨,一城灯火倾城。每至夜幕低垂时分,珠水悠悠,北岸是巍然矗立的东塔、西塔,南岸是优雅的广州塔,“三塔锁江”的地标群在粼粼波光中交相辉映。而横卧江心的海心桥宛如一柄古琴,流线型的桥身点缀着星子般的灯光,仿佛随时会随江风奏响独属这座城市的乐章。

  在繁华都市中,海珠湿地保留了岭南水乡的乡愁记忆。万亩果林依旧飘香,河涌水道纵横交错,白鹭翩跹其间。这里既是城市“绿肺”,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广州新中轴线的文化版图上,两座崭新的文化殿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城市的文化品格。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珍藏数万件艺术珍品。与之相映成趣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则将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现代化演绎,馆内常设的广州非遗展生动再现了粤剧、广绣、广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塔映花城”不仅展现了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风貌,更诠释了这座城市将自然生态融入都市肌理的独特智慧。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对话,城市与自然共生,绘就了广州最动人的城市风景。

  云山叠翠

  世纪花城 生态诗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汪张跃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市中心,自古享有“羊城第一秀”的美誉。这座由九连山余脉延伸而成的山脉,占地21.8平方公里,由30余座峰峦叠嶂组成,主峰摩星岭以382米的高度俯瞰全城,遥望珠江。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不仅是广州的“城市绿肺”,更以95%的绿化覆盖率、1485种植物和620种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构筑起岭南生态文明的典范。新建成的云溪、云萝植物园犹如两颗祖母绿,为白云山这件翡翠织就的华服增添了几分雍容。城市轮廓浸于远山霞霭,层叠绿意漾起雾气氤氲。在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城与园的呼吸间,世纪花城的生态诗篇正续写着时代华章。

  白云山的得名源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每逢雨霁初晴或暮春时节,山间云雾蒸腾,如白练绕翠峰,形成“云山叠翠”的奇幻景象。这里溪涧纵横,摩星岭顶可远眺珠江如玉带穿城,近观城景如棋盘铺展,完美诠释“山瞰城景、城观山色”的视觉奇观。经过一系列专业测定,景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山涧水质可直接饮用,堪称都市中的天然氧吧。

  现存的69处文物古迹构成了露天博物馆:九龙泉的甘冽延续千年,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气吞山河,百花冢埋藏着明代才女张乔的凄美传说。2017年入选广州市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的“郑仙传说”,更将中医药文化与岭南民俗完美融合。尽管历经战火洗礼,但重建的能仁寺钟声再响,双溪别墅重现雅韵,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延续。

  自古以来,白云山自然生态优美,始终是“羊城八景”长卷中不可磨灭的魂脉,历史上屡次入选“羊城八景”。新时代下,作为国家植物园体系广州迁地保护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溪植物园和云萝植物园赋予了白云山更深的生态内涵,三者如翡翠串联,铺展层层叠叠的绿意,让葱葱郁郁融入市民生活,感受“城园共融、生态共生、人民共享”的园林艺术魅力。

  当下,白云山已超越传统景区范畴,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绿色内核。20公里生态廊道串联八大景区,百条登山步道构建全民健身网络。晨曦中的晨练者与林间松鼠共享清新,夜幕下的观景台与城市霓虹交相辉映。这种“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格局,使广州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越秀风华

  千年城脉 贯通古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揽山水入怀,续千年城脉。”作为广州建城2200余年未曾偏移的中心,越秀是广州城脉、商脉、文脉的原点,北京路、南越王博物院、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南粤先贤馆—五仙古观文化旅游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坐标,记录了羊城的巨大变迁。“越秀风华”依托越秀区“千年城脉”与“红色丰碑”两大文旅名片,以史为脉,读懂广州,让人在探寻历史的足迹中,感受广州今昔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中轴贯千年,城脉通古今。这条轴线北起越秀山,经镇海楼、中山纪念堂、北京路古道,南抵天字码头,形成“山—城—江”的空间序列,贯穿古今。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四地文化”在越秀汇聚,也是历代“羊城八景”的重要承载地。

  越秀山,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起点和标志。越秀山每一次入选“羊城八景”都见证了时代发展,而今以越秀山为主体的越秀公园是广州“古今交融”城市气质的最佳注脚。

  作为岭南文明连绵生长的活态见证,越秀“城脉千年”文旅名片还包含北京路千年古道、南越王博物院、南粤先贤馆—五仙古观文化旅游区、丝路光塔、东濠涌等。

  南越王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2000多年前的“岭南文化之光”。

  站在北京路古道遗址上可以实现“一眼千年”,唐、南汉、宋元、明、民国的路面依次层叠在如今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下,千年来这里一直是广州商业中心所在,“千年商都”瞬间具象化。

  南粤先贤馆—五仙古观文化旅游区,以“一观一楼一仙迹”“一馆一阁一林苑”的古今交响,承载五羊传说之源、先贤精神之魂。它与邻近的“丝路光塔”见证万国商帆穿梭,所蕴含的开放、包容、创新,与现代广州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

  广州中山纪念堂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于1931年建成,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也是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越秀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羊城八景”史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英雄广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形成红色轴线,是历史荣光与现代活力交融的城市地标。当下,这片承载着厚重记忆的热土正焕发新颜,展现魅力。

  荔湾胜境

  荔红映照 古韵新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广州荔湾区自古风物荟萃、名胜云集,很早就成为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活跃之地,被誉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在北片的西关片区,文商旅活力区正书写“老城市新活力”的故事;而在南片的芳村片区,广州市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地标商圈白鹅潭商圈,正加速刷新珠江西岸城市界面。

  此次入选“羊城新八景”的荔湾胜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横跨荔湾南北,全面展现了荔湾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地、千年商都发源地、对外交流改革开放先行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阵地、广州近现代工业创始地、千年花乡繁盛地的魅力。

  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区由永庆坊及荔枝湾两大核心区域组成,是老广州文化风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区,集岭南传统文化、历史街区、非遗传承与都市更新于一体的重要文旅板块。近年来,景区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是广州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陈家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未来,景区将稳步推进片区景观及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工程,强化与1906科技园、西华路等周边文旅资源联动整合,增强景区整体吸引力。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逾14万平方米,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组成,建筑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自2024年5月1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已成为极具活力的文化艺术综合体,成功入选“广州十大文化地标”。

  沙面·西堤旅游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文旅最广州”十大景点、广州国际化街区及广州十大文物地标。其中,沙面岛是广州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区域,岛上分布着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充满异国情调;西堤片区作为广州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见证地,保留着“一口通商”时期的粤海关旧址、邮务管理局和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南方大厦等历史建筑。该旅游区近年来推动艺术展演、国际时尚、滨水文旅、夜间经济、文化创意等融合发展,年均游客接待量超2000万人次,成为文化体验和青年聚集新地标。

  南沙旭日

  湾区明珠 活力澎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林翘、南宣、刘伟

  湾区之心,向海而兴。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是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航地之一。

  这里拥有广州最美海岸线,2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串联起南沙天后宫、蒲洲花园、滨海公园、邮轮母港等大湾区地标,与南沙湿地景区交相辉映,融合了历史传承、自然风光与现代都市休闲,展现着“湾区明珠”的澎湃活力。“南沙旭日”,以前瞻、开放、现代的卓越品质,展现出广州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沙天后宫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濒临伶仃洋,依山傍水,以妈祖文化为主题,是国家4A级景区,目前已连续举办十七届妈祖诞,在粤港澳台极具影响力。2021年入选首批“广州市穗台交流示范基地”。广场上有高大的踏浪天后石像;南岭塔居最高处,可将东部开发区、珠江出海口、伶仃洋等美景尽收眼底。

  南沙湿地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0月荣获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公园协会(IFPRA)联合主办评选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最佳生态景区银奖”,2015年11月跻身十大“广东最美湿地”。这里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完整、保护较有力、生态较为良好的滨海河口湿地,被誉为“广州之肾”。

  南沙滨海公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角山脚东侧,是广州市最大的以观海为主题的滨海公园。公园依角山、伴珠江、滨南海,具有浩瀚无涯、一碧万顷、海陆共生的自然生态魅力。公园区内含“文化园、滨海景观、滨海湿地”三大景区。文化园景区以海洋文化广场为中心,纵横两条轴线从两个方向贯穿全园,分别代表新旧两条海上丝绸之路。滨海景观景区位于公园南部,濒临凫洲水道,以观海、看潮、亲水、沐浴阳光为主题特色。滨海湿地景区位于公园的北部,有相对独立的水体空间。该景区以红树林及水生植物的滨水湿地植物景观为主。

  蒲洲花园位于南沙天后宫北面,是兼具中西园林文化特色的大型花园。市民可以在这观赏到世界名花奇卉,品尝异国名茶啤酒,远眺伶仃洋、虎门大桥,以及珠江入海的蜿蜒海岸线。园内藏有隐世水乡,青石路板、长廊横巷交错,长廊曲折回环中风景层层展开,灰瓦粉墙上高挂的红灯笼,尽显柔情韵味。

  黄埔云帆

  历史回响 向新创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扶胥古港,海不扬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海神庙见证着海丝文化融湾向海、走向世界。黄埔军校点燃救亡图存之火,孕育铁血丹心之志。“云帆”之名,有如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壮阔诗境,是历史镌刻的精神坐标,更是广州向新求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目标。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

  这不是南海神庙第一次入选羊城八景。“扶胥浴日”是南海神庙西南小岗上的景点,自唐代始建,现存为清代建筑。两宋时期,这里水面辽阔,登亭可远眺山海日出。苏轼到南海神庙游览,登看海亭一览日出的雄奇景象,即兴提笔写下《南海浴日亭》一诗,看海亭从此改名为“浴日亭”,“扶胥浴日”也成了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首。

  如今,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祭祀南海神诞辰的“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见证广州千年商都历史的标志性图腾,南海神庙千年来屹立在珠江畔。如今该片区已启动全新规划,为发展注入巨大发展动力。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虽数次易名,因始创于黄埔长洲岛,故通称为黄埔军校)为中心内容,是国内唯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隶属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受委托具体管理。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里程碑式的重磅地标,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黄埔军校历史遗迹二十余处: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孙总理纪念室、中山公园、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游泳池、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等。202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接待游客数量为220.24万人次。

  从宋代“扶胥浴日”的金色晨曦,到清代“东海鱼珠”的粼粼波光,再到1986年“黄埔云樯”的巨轮列阵,多次入选“羊城八景”的黄埔,始终是广州通往世界的窗口。如今,“黄埔云帆”擘画广州向海图强的宏伟蓝图,宣示继往开来、拥抱世界的雄心。

  欢乐长隆

  潮爆乐园 焕新升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薇薇

  “欢乐长隆”,是千年羊城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欢乐活力的生动写照。

  从宋代“羊城八景”肇始的山水文脉,到今日以产业集聚之力与“时代发展之新”为内核的评选维度,“欢乐长隆”,见证着广州从“山水城市”到“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华丽蜕变。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四项国家级殊荣于一身。度假区拥有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长隆飞鸟乐园、长隆国际大马戏和长隆酒店、长隆熊猫酒店、长隆香江酒店等多家主题公园、演艺剧院及酒店,是中国拥有主题公园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综合性主题旅游度假区之一。

  前不久,大熊猫三胞胎“萌帅酷”迎来了11周岁生日。作为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萌帅酷”自2014年诞生起便书写了动物繁育史的世界奇迹,而作为三胞胎大姐“萌萌”的后代,大熊猫“妹珠”诞生之后便备受喜爱。目前,长隆已成功实现全球唯一大熊猫三胞胎、华南首只大熊猫及首只子二代的繁育奇迹,打造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熊猫迁地保育种群,为全球珍稀物种保护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今年,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以“焕新”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升级:长隆水上乐园以三大巅峰水上游乐设备首次引进中国为核心亮点,结合“水上时尚季”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夏日玩水新潮流;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项目,长隆国际大马戏迎来从第七代到第八代的历史性升级,推出全新节目并设计制作新主题花车巡游表演,通过惊险刺激的高空特技和欢乐温馨的互动氛围,为观众创造专属马戏记忆;长隆欢乐世界暑期重磅上新超级海盗船、弹射过山车、魔力秋千、飓风飞椅、星际战舰等6大新设备,以丰富欢乐、刺激惊险的体验满足全年龄段游客的游玩需求;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推出“全球动物嘉年华”,以500种、20000余只珍奇动物打造奇趣独特的观赏之旅……在十五运会即将举办的历史性时刻,“欢乐长隆”承载着更深远的使命,将以2025年“羊城八景”为契机,让“欢乐长隆”成为千年羊城递给全国乃至世界的独特“欢乐请柬”。

  流溪烟渚

  诗意从化 生态绿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夏强 通讯员从宣

  走进广州的“母亲河”流溪河沿岸,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孕育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蕴藏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诠释着文化与旅游相融相生……在这里,一幅“流溪烟渚”的花城广州流动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从化区以“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理念,向世界展示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

  晨雾中的流溪湖如宣纸铺展,22座青螺般岛屿错落,白鹭掠水惊起粼光。这颗镶嵌在广州从化的生态明珠,是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自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便以8932公顷的广袤面积守护着广州的生态命脉。1252种野生植物、255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这里既是“生物基因库”,也是游客亲近自然的胜地。

  凤凰山麓、流溪河畔、稻花香里,一座彰显“岭南风韵、现代气度”的中华文化殿堂巍然矗立——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在流溪河的柔波与南岭的苍翠间,广州国家版本馆如一方青玉匣,静静收贮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馆内汇聚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涵盖古籍、出版物、档案、音像、邮票等逾400万册/件,构筑起一座宏伟的中华文化基因库。

  流溪河畔,温泉水汽氤氲,三叠瀑布形成的“百丈飞泉”更是引得文人墨客纷至,留下诸多佳作。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地质部科学鉴定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水温高达71℃的泉水晶莹无色、清冽无味,实为珍稀的小苏打(碳酸氢钠)温泉,是亚洲唯一的此类温泉。如今度假区内已建成碧水湾、文轩苑、从都等高端度假区,多次蝉联中国温泉最高奖“金汤奖”;而老温泉区域内,广东温泉宾馆、碧泉空中温泉酒店、清音酒店等特色酒店各具风情,共同勾勒出“老泉焕新颜,新泉续华章”的文旅图景。

  羊城八景变迁

  宋代·以水为美

  扶胥浴日 石门返照 海山晓霁 珠江秋色

  菊湖云影 蒲涧濂泉 光孝菩提 大通烟雨

  元代·青山悦目

  扶胥浴日 石门返照 大通烟雨 蒲涧濂泉

  粤台秋月 景泰僧归 白云晚望 灵洲鳌负

  明代·景在周围

  粤秀松涛 穗石洞天 番山云气 药洲春晓

  琪林苏井 珠江静澜 象山樵歌 荔湾渔唱

  清代·远处寻芳

  粤秀连峰 琶洲砥柱 五仙霞洞 孤兀禺山

  镇海层楼 浮丘丹井 西樵云瀑 东海鱼珠

  当代·满城画卷(2011年版)

  塔耀新城 云山叠翠 珠水流光 越秀风华

  古祠流芳 荔湾胜境 科城锦绣 湿地唱晚

广州日报千年城脉 八景流芳A4山水为骨 人文为魂 陈钧圣 何钻莹 汤南 廖靖文 吴多 耿旭静 何瑞琪 陈薇薇 夏强2025-08-04 2 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