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安防设备安装十分简便,不用布线打孔。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摄影报道)“现在晚上睡觉踏实多了,万一有事,社区和孩子们马上就能收到消息。”在首批设备安装现场,独居老人麦阿姨说。7月29日,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举行“重点人群居家安全智慧平台”启动仪式,标志着广州首个“慈善+智慧安防云平台”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据了解,项目分两批为500户重点群体免费安装智能设备。目前,首批222户试点家庭已完成消防烟感、燃气监测等智能设备安装,同步实现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可视化大屏的端口贯通,筑牢重点群体安全“防护网”。
为500户重点群体免费安装
建设街属于典型的老城区街道,辖内常住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8%,需要每周探访的独居、纯老、残疾等重点群体超过500户。对此,建设街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要求,构建“阵地联享、队伍联建、服务联动”的社会助力模式,守护居家安全“最后一米”。
建设街党工委负责人介绍,街道以党建引领慈善聚能量,构建公益联结“红色纽带”,统筹发动辖内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认捐”资金,专项用于为重点人群“认装”设备,分两批为500户重点群体免费安装智能设备,包括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燃气泄漏探测器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具备低功耗、高灵敏度特性,可在烟雾浓度超标、燃气泄漏等危险场景下触发声光报警,同步推送预警信息。项目依托广东有线自主研发的智慧平台,将前端设备数据实时同步至数据中台及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实现“人工客服+街应急指挥中心+微型消防站”的三角团队24小时监测,并可通过三维地图精准定位报警位置,一键联动消防、医疗等应急资源,实现“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链条。
实现预警信息“秒级触达”
据介绍,设备搭载高灵敏度传感器,可精准识别烟雾浓度超标、燃气泄漏等异常场景,同步启动本地声光报警和智慧平台显示告警,并向用户本人、紧急联系人、社区及微型消防站推送预警,实现预警信息“秒级触达”。24小时在线客服10秒内响应,通过多渠道快速确认现场情况。
依托“1分钟预警响应、3分钟人员调度、5分钟现场处置”机制,联动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力量上门处置。试点期间,辖内一独居老人因煲汤忘记关火触发烟感报警,系统客服迅速联系老人确认情况,成功化解潜在风险。
据介绍,该系统采用“无线+4G”双链路设计,即便在网络环境较差情况下,仍能通过4G网络实现不掉线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