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产AI题材作品闪耀省少儿艺术花会

广州日报 2025年07月31日 葛宇飞

  音乐剧《“AI”莫能助》获得了此次省花会戏剧类银奖。

  音乐剧《我·AI·你》表演现场。

  音乐剧《我·AI·你》获得了此次省花会戏剧类金奖。

  7月24日到28日,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在东莞举行。作为东道主,东莞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赛事的承办执行,还取得了出色的竞赛成绩,共有24件作品获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两部获奖的莞产AI题材音乐剧结合时下的社会热点,探讨了AI科技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极具现实思考意义,引发关注。

  文、图/葛宇飞

  AI能写作文,但代替不了手写的温度

  平常3小时才憋出5个字,用了AI后5分钟写了3000字;用了AI后,一段话里有5个排比,每个排比里面有4种修辞手法……这是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参演的音乐剧《“AI”莫能助》里的内容。

  剧中,一个班的同学都在老师的要求下写了作文《我的爸爸》,有的是用AI写的,有的是手写的,双方展开了比拼。结果,AI生成的作文里爸爸要多伟大就多伟大,千变万化但不切实际,甚至有点浮夸。

  主人公小雨没有借助AI,却以真挚的笔触描写了普通的程序员父亲投身科技事业的故事。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小雨写得更好,而AI写得千篇一律。

  “只有做智慧的主人,才不会被浪潮替代。他没有用AI,也能写出好文采。我们要做AI的主人,才是我中华的未来。”在音乐剧的尾声,一群小朋友欢快地唱出了心声。

  《“AI”莫能助》由广东省文化馆选送参赛,获得了此次省花会戏剧类银奖。该剧的编剧,广东省文化馆创作研究部易姝表示,创作这个作品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AI的工具属性,强调青少年应当秉持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的走红,AI也进入到了校园中,不少小朋友偷懒用AI写的作文交作业。东莞莞城实验小学历来重视寓教于乐,每年都要创排一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艺术作品。音乐老师林清荣注意到AI热后,便瞄准了这个题材。

  “我们不反对孩子们体验AI,甚至可以借助AI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因为在AI里,提问指向越精确,得到的结果就越好,但我们坚决反对完全用AI代替手写思考。”林清荣表示。

  AI能做保姆,但代替不了家人的陪伴

  《“AI”莫能助》向青少年发出预警,另一个莞产AI题材音乐剧《我·AI·你》则是对家长们的提醒。

  剧中,生活在2047年的跳跳、柔柔兄妹家里有一堆的AI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做饭洗衣,几乎能把所有照顾孩子的家务活儿都干了。有一天,柔柔的老师布置了一个给妈妈洗脚的德育作业,可妈妈不在家。

  于是,跳跳就让柔柔给他洗,然后让机器人开启摄像头只拍脚的特写以蒙混老师。这一造假行为遭到了机器人的反对。面对不配合的机器人,跳跳很愤怒地说“我人类难道还治不了你机器人”,结果,所有机器人们以集体断电来反抗。

  最后,兄妹两个在节目的结尾处对着观众大喊:“尽管AI的功能强大,科技可以无限地陪伴服务人类,但当我们摔倒了,始终不如爸爸的安慰、妈妈的拥抱,科技的终极温度不是为了让机器更像人,而是让人更好地成为人,如果可以的话,今天下班后就回来陪陪我们吧?”

  《我·AI·你》获得了此次省花会戏剧类金奖,早前还曾获得过东莞市花会戏剧类一等奖第一名。该剧由东莞市文化馆联合松山湖文广中心、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出品,所有参演的小演员都有两年以上的音乐剧学习经历,在声乐、舞蹈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

  幕后主创李若兰老师表示,东莞松山湖是科技高地,个别家庭亲情关系在科技的影响下有所改变。该剧在温馨与幽默中铺展情节,想引发社会对孩子成长本质的思考,回应科技时代里每个家庭都可能面对的思考,人与机器如何保持温暖真诚地共存?科技的便利、机器的陪伴不能代替情感的联结,在人工智能时代,家长的陪伴依旧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

  微点评

  有AI,更要有爱

  AI可以作为素材库,却写不出孩子们的真心话。AI可以是生活保姆,却代替不了妈妈拥抱的温暖。文艺作品直面现实,才会有生命活力和传播价值。两部莞产AI题材的音乐剧告诉我们,AI是个工具,要为我所用,但不能代替我。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AI,更要有爱。这种爱,既是热爱,更是关爱。

  专题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9莞产AI题材作品闪耀省少儿艺术花会 葛宇飞2025-07-31 2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