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建民(右二)深入到长汀县童坊镇了解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情况。
湾区力量润红土
以点带面 辐射基层
组建5个跨省域专科联盟
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支持下,何建民积极推动两地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以点带面,辐射基层,现已组建5个跨省域专科联盟,如成立了以广州侯凡凡院士为技术总指导的“龙岩市智能腹膜透析联盟”,解决边远山区患者透析需求。
何建民充分利用龙岩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契机,牵头制定多项制度,年底将完成4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和4个临床科研团队组建,补好临床科研短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通讯员周千炜
图/通讯员周千炜
近日,广龙对口合作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专家、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学科的专家团队再次来到福建省汀州医院开展门诊、手术、查房等诊疗活动,真正实现“筛查—诊断—治疗”全流程管理,推动县域结直肠外科、泌尿外科等学科诊疗同质化发展,进一步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这是广龙对口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闽西老区百姓的一个缩影。
自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龙岩市与广州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后,广龙医疗卫生对口合作便驶入快车道,“医”路飞速。广州市从化区的何建民带着深深的感恩——对组织的信任、对同事的情谊,踏上了闽西的红色热土龙岩。挂任龙岩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这份责任于他,分量千钧:“能为老区人民的健康出一份力,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责任。”
让名医走进家门 温暖就在身边
“太方便了!以前去广州看专家,得颠簸好几个小时,现在家门口就能见到。”龙岩市民李阿姨的笑容里,满是欣慰。这正是何建民心心念念想要改变的。
初到龙岩,他就一头扎进了如何让优质医疗“走进来”的工作。
牵线搭桥,让名医“安家”在红土地。一批批广州名医跨越山水,在龙岩设立工作室,定期坐诊。38间新增挂牌的名医工作室、60个重点学科共建项目,悄悄改变着就医的版图。超过2.8万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名医义诊带来的健康暖流。
何建民深知,要实现医疗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起长效协同机制。于是,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支持下,他积极推动两地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以点带面,辐射基层,现已组建5个跨省域专科联盟,如成立了以广州侯凡凡院士为技术总指导的“龙岩市智能腹膜透析联盟”,有效解决边远山区患者的透析需求。这些联盟涵盖了多个重点学科,通过远程会诊、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形式,实现了两地医疗资源的深度共享。
播撒医疗的种子 浇灌人才“活水”
“眼界宽了,学到的东西太实用了!”龙岩的年轻医生们谈起广州专家的指导,眼里闪着光。何建民最牵挂的是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为了加快龙岩医疗人才培养,他推开了“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这扇窗,让更多龙岩医者有机会走向广州深造。1500多名业务骨干带着求知若渴的心,分批南下进修学习,他们带回的新知识、新理念,正悄然改变着日常的诊疗。近2万次的医技人员培训,把实用的技术、前沿的理念,一次次送到龙岩医护工作者的手中。每一次学习交流,都是为未来积蓄力量。
唤醒中医新活力 点“燃”科研之光
“龙岩市中医药传承发展不平衡、临床医学研究科研薄弱”,何建民在调研中发现这一问题后,迅速行动。他充分利用龙岩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契机,牵头制定多项制度,年底将完成4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和4个临床科研团队组建,补好临床科研短板。
在一次调研中,何建民来到了龙岩市中医院,了解到医院在中医临床研究面临的困难。他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引进了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在龙岩市中医院设立龙岩分院,建立了龙岩自己的中医临床研究机构。在何建民的努力下,龙岩市中医院成功开展了多项中医药科研项目,推进了中医药科研人才培养。医院的阙院长感慨地说:“何主任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让我们的中医药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挂职的日子如沙漏般飞逝,归期已在眼前。何建民的心中,有满满的收获,更有深深的牵挂。这片红土地的山山水水、淳朴乡亲,早已融入他的血脉。他希望这座连接穗龙两地的医疗桥梁,能愈发坚固宽阔。
让更多生命的故事,被温柔守护;让健康的阳光,能更暖更亮地照耀这片深情的红土地。这便是一位挂职干部最深的期待,也是他留给龙岩最赤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