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
租房有新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50条,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也关乎群众幸福生活。长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呈现重“购”轻“租”的格局,租房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住房租赁对于托举城市居民安居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租房人口接近2.6亿,大量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房屋租赁市场规模达到3.2万亿元。可见,住房租赁市场需求之旺、“蛋糕”之大、前景之广。
然而,租房的“坑”层出不穷,让不少租房人士饱受困扰。有人租到“隔断房”“甲醛房”“串串房”,舒适感难以保证不说,还可能危及身体健康;有人退房时遭遇“提灯定损”,房东从押金里薅羊毛还索要赔偿。此外,虚假房源、哄抬租金、中介跑路、违规租金贷……种种乱象,严重损害租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加之住房租赁市场主体众多、涉及面广、房源分散以及权责不清等因素,也让全链条监管面临诸多挑战。
法者,治之端也。作为住房租赁领域的首部专门性行政法规,《条例》剑指乱象,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堵点量体裁衣,以立法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用制度守护租房客的安居梦,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法治化、规范化进入全新阶段。
双向受益。既然是租赁市场,有承租就有出租。近年来,一些承租人损坏房屋、随意堆放垃圾、高空抛物等问题也频频引发争议。这表明规范租房市场发展,必须两头用力、双管齐下,简言之,管房东也要管租客。具体来看,《条例》一方面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另一方面也维护房东合法权益,约束承租人合理安全使用房屋。双向利益保障之下,更有助于稳定租赁关系、促进租赁消费。
防治并举。凡事预则立,以制度之力规范租房市场,当瞄准新趋势、新模式、新需求。《条例》系统整合了合同备案、资金监管、权益保障等多项制度,形成了“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完整治理闭环,填补了住房租赁领域的法律空白。同时,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明晰“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确“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让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行业组织、监管部门等主体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远近兼顾。优化租房市场生态,立法迈出了重要一步。对照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优居的美好向往,对于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仅是租赁市场告别野蛮生长、租房之路不再“步步踩坑”仍然不够。要秉持长线思维、坚持优无止境,从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发力,联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落实“租购同权”等措施,推动住房租赁供给服务体系专业化品质化发展,让幸福安居根基更坚实、更稳固。
“租房”二字里盛着烟火气、写着大民生。全面释放制度之力,全链条筑牢安居之基,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安其居、乐其业,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城市必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