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眼果果荚连着黑色的果子,很像丹凤眼睛。

扫码看更多精彩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袁辉、陈国添摄影报道)盛夏时节,番禺区石壁街韦涌村的凤眼果进入成熟期,枝头上青色的果荚逐渐转变成暗红色,部分果荚裂开,露出浑圆的果实,成为村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7月9日,记者来到石壁街韦涌村南边大路后街、区地涌边大街、何地路等地,看到路边、河边和屋前屋后一株株凤眼果树的枝头上挂满了果实。果实的外壳呈青色或红色,有的已经开裂,露出成熟的果子。果荚连着黑色的果子,很像丹凤眼。剥开黑色果皮,可以看到里面金黄色的果仁。
曾经的韦涌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凤眼果树。据村民介绍,20世纪60年代,凤眼果是村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一些采购商纷纷到韦涌村收购,再用船运去香港。
凤眼果树最为繁盛的时期,韦涌村有2000多棵,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目前村子里仍保留有约三四百棵,有的树龄比村里古稀老人的年龄还大。
如今,韦涌村的凤眼果树分散在村民房前屋后、路边、河涌边、田埂边及小片自留地。这些果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部分树龄超百年。无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现在,凤眼果一直是韦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
韦涌村一位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年,平均每棵树能产30斤至40斤果实,韦涌村凤眼果的总产量预计可达1万余斤。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要集中采收果实了,上市后,市民的餐桌上又可增加一道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