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更易 发展提质提效

广州日报 2025年07月11日 陈治家、蒋幸端

  东莞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蒋幸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

  近日,东莞正式印发《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要做好东莞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围绕“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扎实推进科技、绿色、普惠等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资源持续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2025年5月末,东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06亿元,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东莞贷款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5月末,东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06亿元,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继2019年11月末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以来,再次实现万亿元级跨越。东莞市也因此成为继苏州、无锡、温州、佛山、南通后全国第6个贷款突破2万亿元的地级市,是广东省内第2个贷款突破2万亿元的地级市。

  据了解,围绕“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扎实推进科技、绿色、普惠等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资源持续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85亿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30.5%;绿色贷款余额(3月末)2494亿元,同比增长8.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2亿元,同比增长17.6%,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4142亿元,稳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

  作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先手棋”,科技金融被赋予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核心地位。记者了解到,东莞银行结合潮玩科技企业的特点,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潮玩知识产权贷”。该产品信用额度高达3000万元,可灵活采用专利权、版权质押担保或组合担保的担保方式。据介绍,2024年以来,东莞银行为潮玩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10亿元。

  科技金融不仅成为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发力点。广东FT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T科技”)致力于创建低碳算力及数据产业集群,总规模超4万个标准机柜,总计服务超1000家企业客户。早在公司创立之初,建行东莞市分行就以科技金融与其精准对接,最终成功投放贷款1.35亿元,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2024年末,FT科技启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改造项目,但大额的改造费用却让公司一筹莫展。在获悉公司项目资金需求后,建行东莞市分行以技术改造贷款服务方案对接,最终成功为该企业放款1亿元,助力该改造项目顺利竣工。

  构建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新模式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商业银行无法批量自动化获取融资企业在全银行体系结算流水这一难题。建行东莞市分行率先将资金流信息平台与“技术流”评价体系深度创新融合,叠加企业的“信息流”(即涵盖企业信贷记录、信用评级、履约能力等信用信息),首创形成“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起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新模式,推动信贷资金精准滴灌科创企业。“资金流”+“技术流”双向奔赴,相互耦合。通过创新运用资金流信息平台与“技术流”评价体系融合的新模式,截至2025年5月31日,建行东莞市分行已为24户企业实现融资,投放信贷金额突破1.35亿元。

  东莞市QO电子有限公司是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以来,工商银行东莞分行的首批受益企业。作为专注电容电阻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连续三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企业资质。但企业存在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地域分散、有效抵质押物不足、营业收入跨银行账户结算以及进项抵扣导致纳税基数偏低等客观因素,传统授信模式下基于结算流水、纳税金额及工资代发等维度的评估体系流程繁琐、成本高昂,导致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我们的供应链交易资金流数据可实时验证,并作为可信信息直接提供给银行,节省了银行实地尽职调查的时间。”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后,我们的融资审批周期大大缩短,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也相应减少,综合融资成本相较之前下降超50%,真正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若干措施》发布

  企业融资更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东莞正式印发《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分五个部分,围绕强化金融资源供给、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大财政金融协同力度和保障机制等维度,从22个方面提出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围绕落实中央金融支持政策、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提出发挥央行政策工具引导作用、加大续贷转贷支持力度、促进风投创投机构集聚、加快培育耐心资本等政策措施,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方面加强对企业信贷和股权融资的资源供给。结合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聚焦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提出金融支持措施。

  针对融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推广“园区贷”金融服务模式、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构建“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机制、健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立项目信息共享与投融资对接机制等措施,推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汇总全市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各项便利企业融资财政奖补政策,并根据适用企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进行梳理分类,包括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内外贸企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金融赋能等。

  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强化融资对接服务、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等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工作联动合力。

广州日报奋进“百千万”·莞好D11企业融资更易 发展提质提效 陈治家、蒋幸端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