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90后第一人”刘靖康揭秘创新“密码”:

逐梦路上相遇之人成助力

广州日报 2025年07月04日 张翔宇

  刘靖康就读过的中山市第一中学。

  不久前,在科创界及资本市场的关注中,“智能影像第一股”影石创新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来自中山的刘靖康就此成为科创板的首位“90后”创始人。聚光灯下,他的创业故事很快传遍神州,也让更多人对他的成长经历产生好奇。

  日前,他受邀回到母校南京大学参加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亲身向毕业生们“揭秘”了自己“先有热爱,才有目标,然后迎来各种人生‘外挂’”的奇妙故事。提及自己在中山成长的经历。刘靖康说自己在这里出生长大,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并顺利考取了理想大学和专业。这颗热爱的“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结出果实的?记者采访了曾教导过刘靖康的老师们,这些老师有的为他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有的则被他称为人生中第一个“外挂”。老师们的讲述为刘靖康“始于敢想”的故事又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起点:三年级的第一台计算机

  “故事始于小学三年级。我比大部分同龄人幸运,很早就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台计算机。准确地说,是一台打CS的游戏机。”刘靖康在南京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分享了他这个故事的“起点”。

  1991年,刘靖康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学就读于石岐实验小学,一年级起便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跑到两公里外的表哥家,找表哥一起研究电脑。三年级那年,在他的再三恳求下,父母给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计算机。

  “游戏带来了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软件的美妙,助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个热爱的事情:编程,我也要创造美妙的软件和游戏!”刘靖康在演讲中说。

  找到了人生的热爱之后,刘靖康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每天放学后、每个寒暑假,刘靖康都守在电脑面前,没日没夜,开始学习写代码、做网站、开发小程序和小游戏。

  刘靖康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陈绪淼回忆,作为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石岐实验小学很早就开设了编程课、玩味动漫工作室等特色项目。“三年级的刘靖康很快就在课堂里崭露锋芒,这个眼神清亮的男孩总能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陈老师说,小学阶段的刘靖康曾经做过两件事情,让他十分难忘:“一是五年级的时候,他用刚刚面市的LED灯珠制作了一盏迷你台灯——要知道在21世纪初,LED尚属前沿科技,市场应用寥寥;二是六年级时我带他参加中山市信息中心的集训,他演示自制网站的时候,突然将键盘推进桌下,为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盲打输入账号密码。那副专注又略带顽皮的模样,都让在场老师们忍俊不禁。”

  陈老师的启蒙为刘靖康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与编程天赋,以信息学特长生身份被推荐至中山市第一中学。

  第一个“外挂”

  高中老师的默许和包容

  2004年至2010年,刘靖康中学六年都是中山市第一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同时担任班里的电脑科代表,老师遇到电脑问题都会找他解决。毫不意外,他将在学习以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热爱的编程上。

  进入高中后,这份热爱与学业之间矛盾凸显——高中要求学生寄宿,并且不允许带电子设备回校。“这时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外挂’。”刘靖康在演讲中说,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高一班主任默许他将电脑带回宿舍,为他后来参加中学生编程比赛并获得高考加分埋下了伏笔。

  被他称为“人生外挂”的李启龙老师回忆起这段往事,解释了当初的缘由:“因为当时我了解他需要电脑的原因,不是为了玩游戏或者做别的事情。他一直都有很明确的目标,我选择相信他,并且给予坚定的支持。”李老师说,学校不允许带电脑回校的初衷,是不希望学生们在电子设备上浪费时间,但对于有特殊天赋的学生,作为老师也会综合评估、因材施教。“我知道刘靖康从来不玩游戏,而是需要用电脑去完成他的目标。所以我告诉他,如果宿管阿姨没收了你的电脑,我去帮你要回来。电脑也可以带到教室,要是丢了我就给你再买一台,我办公室的电脑没有密码,你也随时可以用。”李老师笑着说,“当时他还挺感动。”

  在老师们包容和鼓励下,刘靖康在高二时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设计了一个能根据用户腿部动作在电脑中显示相应街景的“外挂”,凭借此项目获得比赛一等奖,在高考中得到了宝贵的20分加分,而这也成为了他考上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关键。

  要做到最好 向着设定的目标全力以赴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靠‘外挂’进入南大的。没有小学和初中对软件纯粹的热爱和捣鼓,就无法感染到高中班主任,更不可能通过比赛加分,最终让我迈进南大。”刘靖康在演讲中这样总结自己考学的经历。

  到了高三,刘靖康已经确信将来要从事自己最热爱的软件行业:“我把高考目标设定为南京大学,因为它拥有全国最好的软件工程专业。事与愿违的是,我高考成绩不如预期,分数离南大的录取线差18分。这时,我前面攒的20分‘外挂’就起了关键作用,我仅以2分的微弱优势,压线被南大录取!”刘靖康说。

  李老师还分享了刘靖康的另一个高考故事。“他的高考数学成绩是137分。我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说没有做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做,他说:‘老师你平时模考时不是说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就不用做了,所以我就没做。’”李老师笑称刘靖康实在是“太听老师话了”,不过即便如此他数学依旧考了137分,说明他前面的题基本全对,“这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总是会做到最好。”

  做热爱的事迎来“敲钟时刻”

  拿到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刘靖康宴请了陈绪淼老师。席间陈老师曾勉励刘靖康:“你的计算机基础远超同窗,但进入大学后切记不可沉溺游戏,要把优势转化为深耕专业的动力。”

  进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后,刘靖康如鱼得水,凭借着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狂热,接连不断地迸发出古灵精怪的点子。毕业后,刘靖康走上创业的道路,经过10年的努力耕耘,终于迎来影石创新的“敲钟时刻”(企业上市)。

  “目标不是你为之奋斗的全部,你所热爱的事情才是。热爱是种子,目标是自然生长的路标。因为你持续做热爱的事,这条路上的所有积累、尝试(哪怕失败)、遇见的人,终会在时间催化下,像珍珠被串成闪亮的线。它们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关键时刻,成为那个看似偶然却内含必然的‘外挂’,助你实现所设定目标甚至梦想一臂之力。”在南京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刘靖康动情地说。

广州日报中山新闻ZSA8逐梦路上相遇之人成助力 张翔宇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