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携手佛山大学 共建环佛山大学创新圈

广州日报 2025年07月03日 冯嘉敏

  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揭牌。

  昨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与佛山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合作平台,致力于实现科研、教学、生产的无缝衔接,共建环佛山大学创新圈。佛山大学将依托其科研优势,充分利用禅城核心区位优势,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质量建设湾区产业科技转化高地,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禅宣

  发布:环佛山大学创新圈规划

  此次合作发布了环佛山大学创新圈规划。双方以打造汾江科创带为契机,响应“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围绕佛山大学禅城校区构建创新圈,以佛山大学为核心引擎,依托“产、学、研、城”深度融合模式,形成“一环六核”联动格局(大学科技园、青年荟、新型电力装备园、心学里院、AI创业基地、运动科技街),覆盖科研孵化、产业升级、人才社区等功能。

  本次片区总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内有佛山大学江湾校区、佛山创意产业园、宏宇彩印厂创意园及帝欧大厦等空间载体。未来铺排11项建设项目,近期启动多个项目,包括帝欧二期人工智能创业基地、心学里院研学基地等。此次规划将有效推动禅城乃至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吸引留住人才,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合作: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揭牌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在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将佛山市禅城区智城学校办成“佛山大学附属学校”,佛山大学输出品牌和资源,参与课程开发与师资培养,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全面下沉中小学,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院校双方携手共建“高校引领—中小学落地”的科教融合生态,将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打造成为湾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案例。

  此次佛大附属学校揭牌,打破了学段壁垒,将通过“大学—中学—小学”联动,为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连贯性培养路径。由佛山大学专业专家担任附属学校的课程发展顾问,在课程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资源链接等方面提供支持,打造学段衔接精品课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特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探索“大学导师+中学教师”双师制培养格局,由佛山大学教授、博士团队担任附属学校导师、规划师,全面引领学生成长。佛山大学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以及办学理念、研究成果等全面介入附属学校。对接佛山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开发小学初中相关人工智能(AI)、STEAM教育等前沿课程,依托“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佛山大学优势专业,打造人工智能、科学教育办学特色。

  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科创服务高地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共同做优产业服务。佛山大学将利用其丰富的创新成果和智力资源,深度参与禅城区各级政府决策和相关领域规划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在人才培育方面,双方将依托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和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探索企业出题、导师领题、学生答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多个领域开展人才定向共育工作,服务全市产业发展。

  双方还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技术需求有效对接,佛山大学将发挥科研优势,围绕产业或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促进佛大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优化科创服务资源,全力支持佛山制造业创新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服务高地。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9禅城区携手佛山大学 共建环佛山大学创新圈 冯嘉敏2025-07-03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