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校区)考点,考生们淡定赴考。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考生出考场后举起祝福门心联。

考生出考场后拥抱家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欣潼、谢泽楷、魏丽娜)7月1日,2025年广州市中考录取计分科目笔试进行至第二天,考生迎来数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等科目考试。不少考生反映数学试题计算量、阅读量较大,题型新。有考生表示数学考试前面的题较难,基础题少,反而压轴题还比较简单,但由于在前面的题目中花费了较多时间,没有太多时间完成压轴题。专家表示,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紧扣课标,立足教材,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道德与法治试题注重创设以真实生活为核心的结构化情境;历史试题则加强了对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时空线索的考查。
昨日中午,在广东实验中学越秀校区考点,有刚刚完成数学考试的考生告诉记者,今年广州中考数学试题“比较创新”“有一些新概念”,不少考生对试题中的“证明黄金矩形”印象深刻,认为有难度。有考生调侃道:“试题还好,做得出来的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也做不出来。”
遇到难题怎么办?有考生在介绍此次数学考试的心得时说:“做后面题目的时候自信又回来了。遇到难题就放一放,先往后做,再看有没有时间攻难题,把该拿的分先拿到。”接受采访的考生大多对第24题印象深刻,“题目出得有创意,但也会做。”
有考生表示,今年数学试题的选择和填空题相对中规中矩,“大家基本都能做出来”。此外,第22题和23题是重点难点,反而第24题和25题更类似学生平时做过的题目。但部分同学可能会因为在第22、23题花费过多时间,从而不够时间完成第24和25题。有考生说,有些大题的阅读量、计算量相对较大,也有考生提及题目阅读量大,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题目给出的信息、数据有些有用,有些是干扰项,考生需要对给出的信息、数据进行仔细理解、提炼、判断、甄别,才能“对症下药”。
有执信中学考生认为今年中考的数学题有区分度,基础题、中档题变少。考完数学考试后,部分同学的心态受到影响,考生吴同学则放平心态,表示即便数学考试状态不佳,也要“考一科,放一科”,“题目难的话,就意味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难的,考完就不焦虑了,大考最重要的是‘总分策略’,各科总分高才是王者。”
历史及道德与法治考试结束后,有执信中学考生表示历史卷材料题有难度,要求学生回归基础,有丰富的知识库;也有同学表示题目比较常规,不管题目如何创新变化,实际上考的都是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试题则考了许多时政热点,体现了引导青少年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导向。“相对来说,还是昨天考的物理和化学更有区分度。”
试题点评
数学实现从“解题”走向“问题解决”
专家认为,2025年广州中考数学试题紧扣课标,立足教材,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的考查,又突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通过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试题,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一大亮点,是继续加强在“综合与实践”类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第24题以探究隧道涉水线和限高架设置中的数学原理为载体,聚焦生命安全,通过完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项目式学习问题情境,实现从“解题”走向“问题解决”的转变。
道德与法治遵循五育融合核心理念
专家认为,今年道德与法治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为指引,落实国家统编教材,突出育人导向,考查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习有获得感、教师教学有成就感。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渗透五育融合理念,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试题创设以真实生活为核心的结构化情境,关注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设计富有梯度的进阶问题,考查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展现出的认识、认可、认同、认定的不同水平。
历史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成长
专家认为,2025年广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卷题型、结构、题量保持稳定。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成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2025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加强了对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时空线索的考查,考查内容聚焦学科主干知识;试题素材选择、情境主题紧密结合考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考生所熟悉,为考生减少不必要的作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