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交易员喻婕。

高质量数据集可信流通路径示意图。

深圳数据交易所前台实景。
深科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价值正在不断释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
在数据交易背后,有一群“数据交易员”。他们是新兴的数据经纪人,交易过程中,很多企业不知道该去会计师事务所、律所还是咨询机构落地。这个时候,经过专业认证的数据交易员就能进行深度介入,串起合规、技术和商业,让“数据变资产”真正跑起来。
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深数所”)定期举行的“数据交易员认证研修班”深圳站现场,记者专访了首批获认证的数据交易员喻婕,解读这一站在数据市场前沿的新兴职业。
数据交易,生意在哪里?
喻婕在上海经营着一家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营销和数据分析,有不少客户是知名大企业。她快言快语、思路清晰敏捷,向记者谈起了成为数据交易员的经历。
“涉足数据交易的契机非常偶然。我在上海经营公司,2023年时已经接触到数据要素市场。我的企业可能拥有大量数据,想着如何快速产生数据价值,四处学习,走访了上海、贵州、北京等地,在北京厘清了不少体系性的认知。原来我们家的数据并不真正属于我!”喻婕首先来了一个颇具戏剧化的开场白。
她介绍道,许多企业已经进行数字化转型多年,都认为自己家有很多数据,后来发现要么这些数据“不属于我”,要么这些数据不是“被需要的”,没有太大价值。以喻婕的公司为例,这是一家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但服务中产生的这些数据属于客户,合同已经写明。“我们是为甲方提供服务,我出售的是服务,没有主张数据归我们”。经过数据交易的系统性学习,喻婕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企业在服务中产生的一些与数据相关的事情。
发现一时无法将数据变现,喻婕开始思考,是否有机会为客户提供数据交易方面的服务。“正好看到深数所有数据交易员这个课程,‘深圳是个搞钱的地方’,想着要赶紧过来上课。就立刻报名了。”她说。
什么是数据和合规?数据如何入表?哪些数据该入哪个表?生意在哪里?在深圳,她终于弄清楚了数据的核心要素,也摸清了如何迈出“打单”的第一步:数据交易落地成合同,并向客户收取经纪资金。
新兴市场,最重要的是激发野心
“有些客户即使没有数据,仍然想推进数据交易。”数据要素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需要花费力气去开拓。喻婕发现,客户往往像刚开始接触这行的自己一样,对于这项交易缺乏清晰的认识,需要从最开始的步骤向他们讲起。进一步沟通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客户往往只有纸质数据,有的还是手工记录,距离信息化和数字化很远。而对于真正拥有可利用数据的客户,最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野心。
喻婕会给客户描绘一幅清晰的蓝图:把业务数据入表,可以提升企业净资产、优化负债结构,还可能孵化出“第二曲线”收入;对集团型公司而言,旗下多家企业共同参与数据要素市场,更能产生协同效益。
很多企业不知道该找会计师事务所、律所,还是开发商、咨询机构来落地。“这个时候,经过专业认证的数据交易员就能进行深度介入,串起合规、技术和商业,让‘数据变资产’真正跑起来。”喻婕语速很快,却分外认真。
大部分时候客户会认为数据交易是技术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非如此后,会转过头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数据交易员会为客户提供一份交易解决方案,并为他们提供培训。“这时候就开始进入到签合同的阶段了”。
采访前,喻婕在快速地敲击电脑键盘修改一份文件,这正是她即将签合同的第3个数据交易项目。此前,她做过2个规划项目(分别聚焦医疗与农业的数据流通集、可信数据空间设计)、4个专项咨询项目,单项服务费介于10万元至25万元之间。
数据交易的“全能合伙人”
“数据交易员并非只围绕数据交易工作,交易完成之前所有过程都可能是数据交易员服务的一部分,工作范围远比外界想象的大。”喻婕告诉记者,数据要素市场化包括数据顶层架构、核心业务与数据资产的关系、数据治理和脱敏、质量安全合规框架,设计授权等,数据交易只是其中一项服务的落地结果。
在她签订的8个合同中,有4个合同都只提供咨询服务。“实际上,大部分客户需要的是企业内部汇报的战略规划,而非真实的数据交易。”
喻婕告诉记者,有的企业想推进数据交易,可能会有上级公司跳出来,说没有征得同意,不能进行交易。这就可能需要通过授权推进交易流程,涉及机制设计问题。可以说,在这一新兴行业中,数据交易员的不少工作是在做生态搭建和机制设计。
从事这项工作以来,喻婕处理过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公共数据的判定与应用。一家从事药品流通的企业手上有几乎所有药店数据,具体到药店门口修路搬到对面之类的信息都有记录。在交流推进项目时,企业法务一度举棋不定:这些数据具备一定的公共数据属性,但却是企业自己在经营过程中花钱采集到的。随着公共数据运营等配套细则逐步落地,法务的顾虑得到化解,项目重新推进。目前,该数据集(包括医院数据和药店数据)已经在深数所挂牌完成。
现阶段的数据交易实际很考验数据交易员解决各类新问题的能力。喻婕笑着说:“完成难以完成的事情之后,成就感会更大!”
喻婕也告诉记者,“数据交易员”是深数所的“先锋部队”。在其他城市,这项职业还被叫作“数字经济合伙人”“经纪师”等,无论是以个人还是团体的形式提供服务,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数据交易流通。
目标是搭建标准化服务团队
究竟需要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据交易员呢?喻婕认为,需具备三大要点:辩证思维、系统化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大部分数据应用场景需要创新,数据流通中会遇到合规与否的问题。数据交易员需要从中找到平衡点和突破点,有时通过增加一个文件,或许就可达到合规。
她还告诉记者,深数所数据交易员认证课程每次2天,体系完整,并且每次复训免费。她经常会带客户过来听,甚至有客户听完之后让上级公司的CFO过来听课。客户常问及的数据交易体系的烦琐问题,在课程中都有详细解释。
目前,喻婕在上海的公司仍在运营,她相当于在原本职工作上增加了数据交易员的角色,这被她形容为“工作第二曲线”。她认为,数据交易员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她本着随势而动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全链路咨询服务。未来,数据交易进入规模化阶段或者示范阶段,数据交易员将能为客户提供更标准化、更快、更好的专业服务,喻婕也正在朝组建标准化团队,实现标准化服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