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精神世界主题研读会在东莞举行

林则徐后代分享八字家风

广州日报 2025年06月30日 刘满元

  林则徐第七代孙林同楠。

  鸦博馆“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原创展览东莞巡展的首站走进东莞图书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今年是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也是虎门销烟186周年。前日,“林壑清响·精神共话——林则徐的精神世界主题研读会”在东莞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林则徐第七代孙林同楠、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讲解员以及东莞理工学院学子一起,通过经典故事的分享以及原创音乐作品演唱等形式,让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精神遗产在近代史开篇地绽放新光。

  该研读会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文物局)主办,鸦博馆、东莞图书馆、东莞理工学院联合承办。活动吸引了500多人前来参加。

  现场讲述林则徐家风故事

  林同楠在研读会上回顾祖先林则徐的英雄故事,让历史教科书中的林则徐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同时,他讲述林家祖训如何在时代更迭中淬炼成林氏子孙的立身之本,并分享自己作为历史名人后代的体验。

  在林同楠看来,林则徐家风就8个字——“为国为民,不忘初心”。林则徐家风不单单是一种家风,而且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林则徐家风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以及他对后代的一些警示。如“子孙留钱”一事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些话,一方面是林则徐对儿孙的教导和警训,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谈及林家的教子之方,林同楠感触很深:长辈的教育不是打、骂、罚,而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告诉孩子怎样做得更好,而不是单说做得不对。

  他举了两个例子。林氏家族有两个传家宝的故事:一个是与一盏极为普通的青花瓷油灯相关;另一个就是每年除夕夜上场的那盘素炒豆腐。他告诉记者,尽管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吃豆腐,但是从他记事时起,爷爷经常跟他说素炒豆腐的意义——“豆腐方方正正,做人端端正正;素炒清清淡淡,做事兢兢业业。”

  “文忠公(林则徐死后获赐谥号‘文忠’)的一生对我来讲,就如一幅画卷。”林同楠说,画卷的开头,文忠公写下了为国为民,画卷的结尾仍然是在践行为国为民。文忠公用自己的廉洁自律和尽心尽力为笔,又用自己的不忘初心和克己奋斗的坚韧坚持为墨,绘制了他忧国爱民、为国为民的一生。“我的长辈把‘为国为民,不忘初心’这8个字给了我,今天,我把‘为国为民,不忘初心’这8个字送给大家。”

  还原一个立体鲜活的林则徐

  鸦博馆馆长张建雄告诉记者,林则徐既是一代名臣的缩影,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本次林则徐精神世界主题研读会以“精神世界”为线索还原一个立体鲜活的林则徐。这场活动不仅讲述着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灯塔,映照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

  林则徐的教子之道、交友之智、抗挫之勇以及认真做事实则勾勒出一幅“成长全景图”:天赋需要勤奋打磨,差异需要尊重包容,天性需要舞台绽放;真正的友谊超越年龄,以志同道合为纽带;而抗挫力的本质,认真地做事的态度是将风雨化作生命的勋章。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从林则徐的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当天,该馆四位资深讲解员通过《林则徐教你做自己的“人生设计师”》《林则徐教你构建自己的“成长朋友圈”》《林则徐教你修炼自己的“抗挫力”》《林则徐教你做事认真》四个故事,从天赋与勤勉的辩证关系,到逆境中的精神韧性,从君子之交的处世哲学,到躬身实践的职业态度,揭示林则徐这位近代先驱者的人生智慧如何启迪当代,让跨越两百年的思想碰撞在现场激荡。

  研读会特设三大文化延伸板块

  千年文脉,弦歌不辍;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当天,东莞理工学院原创音乐作品《春逝》与《英雄之地》首演。该校学子以旋律为笔、歌声为墨,书写林则徐的爱国豪情与赤子丹心。让大家以音符为舟,穿越历史长河,聆听林则徐精神在歌声中的永恒回响。

  与此同时,本次研读会还特别设置三大文化延伸板块。“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图片展在东莞图书馆一楼大堂开展。该展览是鸦博馆“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原创展览东莞巡展的首站,通过历史图片和文献展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精神光辉;主题阅读区现场进行林则徐主题文献推介和借阅服务,同步上线《如阅而至——林公家风文献展》;互动体验区则提供林则徐印章集章、格言书签手作等沉浸式体验。

  记者现场看到,不管是展览、文献推介现场还是互动体验区都挤满了人。东莞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的研读活动,并非仅仅追思林则徐这位历史人物,而是叩问林则徐精神的当代生命力,希望每一位观者在此驻足沉思后,能携一缕历史之光,照亮脚下的道路。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6林则徐后代分享八字家风 刘满元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