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稳增长政策持续助力,假日经济拉动需求复苏,新兴动能引领工业转型……在过去的5月,广州经济多项指标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6月2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1—5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新能源车累计产值增长12.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民用无人机产量提速增长26.8%;在假期经济热度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多品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超30%。
全运之年带动文体消费
今年五一,广州市共接待游客近1190万人次,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4.2%;端午假期,接待市民游客超630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5.3%。
在假期经济热度较高的带动下,1—5月,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比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购置换新补贴覆盖领域的商品销售火热,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1.7%、23.0%和3.5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6.8%和8.8%。
记者注意到,今年是“全运年”,受十五运会预热的助力,1—4月(错月数据),体育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5%。前5个月,体育娱乐用品类(36.2%)、文化办公用品类(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1.0倍)等文体娱乐商品消费畅旺,实现零售额均增长30%以上。
客运量今年以来累计增速逐月提升。前5个月,广州市实现客运量1.37亿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铁路运输人气拉满,实现客运量增长6.0%;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358.60万人次,增长8.8%,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4.8%。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的增长,不仅凸显广州这座“枢纽之城”强大的交通辐射能力,也意味着其作为“流量之城”的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
“两新”带动家电产量两位数增长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超20%
在工业领域,前5个月,广州在“两新”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0.3%、6.7%;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家电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兴动能快速成长,最突出的当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壮大,以及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布局稳步推进。
前5个月,广州显示器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和37.5%,液晶显示模组、模拟芯片、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5倍、29.2%和9.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修理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1.4%和16.2%,民用无人机产量提速增长26.8%。
新兴动能引领的转型升级,催生对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劲需求。1—4月(错月数据),广州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主要行业中,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加快,带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22.1%)、数字内容服务(22.2%)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优化,同样得益于广州在工业领域的持续“加码”。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运行平稳,同比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7%,降幅收窄明显。工业投资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11.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1%。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力实施,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快速增长15.2%。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加速蓄能,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6.1%、18.6%和8.7%。先进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3.0%和2.5倍。
智能制造
1—5月,广州新能源车累计产值增长12.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民用无人机产量提速增长26.8%。
工业投资
1—5月,广州工业投资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11.0%。
社会消费
1—5月,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