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与团结就是幸福与财富”

广州日报 2025年06月20日

  

  文/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杨依军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孟祥麟

  草原上的天,云卷云舒宛若流动的画卷。斗转星移,古道驼铃穿越了千年时光,激荡起新时代的友谊交响。

  伊希姆河畔的阿斯塔纳,盛夏花香沁人心脾。迎着正午阳光,习近平主席走出专机舱门。“非常欢迎您再次来到哈萨克斯坦!”老朋友托卡耶夫总统热情迎接,亲切的中文问候,传递着宾至如归的温暖。

  6月16日至18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针指向新一轮“中国-中亚时间”。从千年古都西安到草原明珠阿斯塔纳,中国-中亚峰会第一次走进中亚。

  东道主哈萨克斯坦全力筹备,精心安排。从楚河盆地的比什凯克,从阿姆河畔的杜尚别,从卡拉库姆沙漠边的阿什哈巴德,从奇尔奇克河谷绿洲上的塔什干,其他中亚四国领导人纷纷奔赴“中国-中亚之约”。

  中国同中亚五国国旗高高飘扬在阿斯塔纳。世界在瞩目,也在思考: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亚这片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广袤土地,为何选择与中国更紧密地握手?

  拉长时空经纬,其中的深意愈发凸显。曾几何时,在地缘政治叙事里,中亚因地处文明“十字路口”而被视为所谓大博弈的场域。与中国握手,它发现了与大国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新可能,交到了一位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曾几何时,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中亚因与海洋相距遥远而被视为“发展的洼地”。与中国握手,它获得了联通世界上最活跃经济空间的新机遇,打开了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新天地,找到了一位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同道人。

  “在乱云飞渡中做彼此坚强的后盾,在发展振兴中做彼此有益的助力”。

  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共同推动百年变局向着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演进?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给出了中国答案。

  一种精神,焕发千年友谊的新彩

  4月东南亚之行、5月访问俄罗斯、6月来到中亚,今年以来3次元首出访皆聚焦周边。“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习近平主席常用这句话形容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交往互动。

  不到一年时间,再次踏上中亚大地。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第9次中亚之行、第6次到访哈萨克斯坦。

  穿过熟悉的街景,驶过巍峨的国家独立纪念碑。17日下午4时许,习近平主席的车队抵达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会场——阿斯塔纳独立宫。

  两年前的维夏之月,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领导人相聚西安,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合作的“西安愿景”。此次再聚首,是为回望“西安”、启程“阿斯塔纳”,为中国中亚合作接续加力,开拓新前景。

  托卡耶夫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作主旨发言:“我们形成了建立在睦邻友好、相互支持基础上的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公正地说,伟大政治家习近平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发挥了引领作用。”

  跨越千年的友好史诗,积厚流光。中国同中亚的故事,是古老的,更是惟新的。

  笔尖沙沙划过纸面,六国元首郑重签字。此次峰会最重要的两份成果文件正式落地。

  一份是《阿斯塔纳宣言》,16个方面,6000多字。其中一段话被国际媒体反复报道:“各方一致认为,中国同中亚五国保持富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符合六国和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地区各国人民未来,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一份是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内容不长但分量很重。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这是六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举。托卡耶夫总统表达着喜悦之情:“我们高度赞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倡议,令人鼓舞的是,这一重要理念就体现在峰会签署的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

  一条大路,托举发展振兴的梦想

  独立宫会议厅,中国-中亚相关合作中心和平台揭牌仪式正在进行。大屏幕播放着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合作画面,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领导人认真观看,露出赞许的笑容。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讲起蜂蜜、水果、小麦、禽肉等中亚农产品进入中国大市场的故事;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介绍乌方如何借鉴中方先进经验落实数十个大项目,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扎帕罗夫总统感谢中方提供奖学金,让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得到在中国大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拉赫蒙总统说,塔吉克斯坦的年轻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一半,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为青年人创造了宝贵的成长机遇……

  来读一读峰会正式发布的成果清单吧——

  10份多边合作文件、40份双边合作文件、100多项合作共识,共同织就了一幅中国中亚关系的锦绣图。

  因为摸索着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新路,中国深知其中的不易。习近平主席郑重承诺:“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促进数字基础设施联通,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份愿景,指引时代进步的方向

  当下的世界,纷至沓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冲击着国际秩序,牵动着各国神经。“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最紧迫的时代命题。

  “唯有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坠互利共赢之志,才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注定伤人害己。”

  “我一贯主张,历史不能倒退,应当向前;世界不能分裂,应当团结;人类不能回到丛林法则,应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中国声音”在中亚大地久久回响。

  扎帕罗夫总统明确表示:“我们赞同中方所持的立场,即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米尔济约耶夫总统感慨道,中国已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今世界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

  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的两句话,彰显着中国同中亚国家理念相通、命运与共——中国先贤讲:“兼相爱,交相利。”中亚也有句谚语:“和睦与团结就是幸福与财富。”

  这样的愿景,当是各国的共同追求,更当是人类所牢牢锚定的未来。  (据新华社电)

广州日报要闻A2“和睦与团结就是幸福与财富” 2025-06-20 2 2025年06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