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分数公布在即,除了在国内升学以外,也有不少学生会在高考后选择出国留学,针对升学焦虑,铺天盖地的信息会扑面而来,短视频平台、视频号、公众号里不断会有人引导家长和孩子采用各种方法应对“考分不理想应该怎么办”“选择怎样的国际教育路径能够弯道超车”,让人难以分辨,有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甄别。
记者近日也采访了相关的国际教育人士,为想要选择国际教育方向升学的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综合考虑
理性选择国际教育合适的路径
“选择国际教育路径,一定要综合考虑看是否适合自己。”创阳国际教育中山办事处负责人谭盛杰告诉记者,现在大家能在网络上获取很多信息,其实也逐渐明白很多是带有极强的商业气息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我们也经常劝告家长和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路径,并不应该仅限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而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方向乃至实际的家庭条件,谨慎做出选择。”谭盛杰说。
“换个赛道”读书,夹杂着多重因素,它要考虑的是长久的发展、学生自身的适应性,而且现在国际教育的赛道的“分岔”还特别多,高考过后的学生和家长,临时研究、临时关注这些资讯,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总的而言,如果做个归类,国内学生可选的国际教育升学路径主要是出国留学和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两大类,只是留学去向和选择合作办学项目的性质不同;如出国留学又分为直接读国外本科和预科,中外合作办学又分为计划内(通过高考分就读)、计划外(学校自主招生就读)办学。”谭盛杰说。
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路径的本质,才不至于轻易被杂乱信息影响,甚至被骗;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分析,当然也可以找一些靠谱的机构专家,进行综合评估。
正确评估
合理分析国际教育去向和专业
谭盛杰告诉记者,目前就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而言,直接出国留学现在普遍有英联邦方向、小语种方向等,英联邦方向主要涵盖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小语种方向当下日本、德国等去向也很热门;合作办学涵盖4+0、3+1、2+2、1+3等形式(左边数字代表国内读书时间,右边代表合作学校出国读书时间),其中计划内合作办学需要学生高考分达到一定要求,计划外合作办学一般要求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录取考试及面试。
“首先应该根据自身和家庭情况,正确评估目标路径、国家、学校乃至专业。”谭盛杰说,后续是否需要读研,专业排名等都是需要考量的,“不要因为学校相对排名靠前,或者有些专业当下热门,就轻易选择。”
此外,不管出国留学还是合作办学,都需要较强的语言能力支撑,比如选择英联邦方向,一般在递交申请前要准备雅思成绩,选择美国方向,大多需要准备托福成绩;选择就读合作办学,大多也都是全英语教学。
而选择读英美或者小语种国家的预科,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标准。“当下有非常多的孩子一时兴起,因为部分爱好,比如‘二次元’之类的,想去读日本的学校;或者家长听说德国的就业很好,希望孩子去德国学习,如果没有小语种的基础,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快速学习能力,能否在相应时间内念完新的语言课程,达到正式入学要求。”谭盛杰说。
切忌冲动
提防国际教育服务的陷阱
高考期间和出分前后,很多机构或者自媒体,会利用家长和孩子的急切心态,诱导家长和孩子花费巨资,选择本应是低门槛的服务,甚至是采用更极端的手段,直接骗取钱财,谭盛杰也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甄别。
“国际教育服务机构鱼龙混杂,很多也是利用家长和学生临时关注不了解情况,进行欺瞒;客观上,这些不良机构有非常多的‘手段’,会影响家庭的判断,甚至影响到孩子的终生,一定不要忽略常识,冲动选择。”谭盛杰告诉记者,典型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大部分高考生出分之后,已经错过了不少路线的申请时间,仍然会有人承诺该路线能够通过特殊渠道“花钱搞定”;有些机构甚至会采用P图、伪造学历等方式,企图蒙混过关;还有些机构利用急切心态,明显设置了退费陷阱,理论上什么都不做,都可以少退费赚取差价。
“普通高中毕业生,特别在英美条线申请上,时间上已经错过了当季的截止日了,想要申请入学,只能等下一个申请季;不少机构就会利用这一点信息差,明知道搞不成,也收了钱乱来;或者用一些不太优质的项目送孩子出去,但是收取了巨额的费用,其实都是不太值得的。”谭盛杰说,如果考试成绩或者去处不理想,想走国际教育路线,即便需要延缓一年时间,也应放平心态,合理规划时间表,把需要的语言成绩准备好,对去向国家的教育和文化多做了解,对目标专业全方位进行提前适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