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河两路八大片区”联动“环两江先行区”规划示意图。(通讯员供图)
昨日,禅城区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部署全区“三农”和“百千万工程”工作,明确“一河两路八大片区”建设目标,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据悉,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禅城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改革动力不断迸发,镇域发展提速,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绿美版图扩容,帮扶协作深化。会议对日前印发的《高质量建设禅城区“百千万工程”“一河两路八大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到2025年底,“一河两路八大片区”将成为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展示区;到2027年,“一河两路八大片区”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显著提高,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能级显著提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禅宣
成果:禅城生产总值连年突破百亿级关口
记者了解到,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禅城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区生产总值连年突破百亿级关口,连续三年获评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一名,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超100项,并在多个百强榜单中实现排位跃升。
改革动力不断迸发,创新都市农村现代化模式入选全省县区改革“创先争优”项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改革取得突破,近三年储备国有工业用地超3000亩,超过此前15年总和,为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镇域发展持续提速,四个镇街经济总量稳居全市“十五强”,发展差距缩小。南庄镇位列“2025镇域经济500强”第72名,较去年上升15位;石湾、张槎、祖庙三个街道入选“2024活力街道全国50强”。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在市农村人居环境检查中排名前二,培育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33个、“亿元村”33个,占比均为62%,省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25个,占比47%,覆盖率全市第一,入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示范先行区”。
绿美版图不断扩容,推进绿美禅城生态建设,打造东平水轴线“七颗明珠”,构建“一轴、两环、两网、多点”绿美格局,绿地面积等指标位居五区之首。
帮扶协作持续深化,紫南村帮扶经验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打造全省首个三地共建反向飞地,协助茂南、罗定引进产业项目超百个,禅茂共建罗非鱼特色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
目标:2027年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会上,禅城区委副书记李叶平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实施方案》以“一河两路八大片区”为串联,集中展现全区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来的成效亮点。其中,“一河”为东平河,“两路”为季华路、魁奇路,“八大片区”为高端智造片区、都市产业片区、现代服务片区、科创未来片区、都市田园片区、创意活力片区、陶醉石湾片区、佛山古镇片区。
到2025年底,“一河两路八大片区”成为禅城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展示区。东平河打造为“水经济”展示轴,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滨水经济、休闲经济,推进活力新港、澜石记忆、佛山左岸文化创意艺术走廊、MAX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水清河畅、岸绿花红的优质滨水景观。季华路打造为“总部+服务”展示轴,推进佛山中央法务区、佛山平安中心、简一集团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魁奇路打造为“数字+文化”展示轴,推进黎冲状元文化广场、美陶湾CUS101、YEX佛山创意园、星光文化园、怡亚通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季华路和魁奇路周边的绿化、美化、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为城市门面。高端智造片区、都市产业片区、现代服务片区、科创未来片区等4个产业片区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引进一批专业服务机构落户。4个文旅片区新增一批重点文旅项目。
到2027年,“一河两路八大片区”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显著提高,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能级显著提高,东平河成为湾区一流城市滨水空间、佛山城市会客厅和城市新名片,季华路、魁奇路沿线景观实现根本改变。
举措:聚焦六大领域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实施方案》围绕产城融合、文旅共融、水轴建设、城市美学、幸福城市建设及改革创新六大领域,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举措。
产城融合方面,禅城将建设高端智造、都市产业、现代服务和科创未来四大片区。南庄将打造万亩智造产业园,加快省级精密智造产业园申报,推进千亩用地项目整备,推动德晟科技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张槎将汇聚科创资源,强化季华路与禅西大道的产业引擎作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做优“全周期化、一站化、智慧化、国际化”服务,聚集多元法务资源。禅北片区将推进广湛高铁未来城、汾江科创带等项目建设,打造佛山城中村改造新标杆。
文旅共融方面,禅城将建设都市田园、创意活力、陶醉石湾和佛山古镇四大文旅片区。以紫南村、绿岛湖片区等为试点,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打造艺术文化品牌,推动文旅联动。美陶湾将打造佛山独树一帜的文化IP,新建及改造文化产业载体,推动文创项目串珠成链。佛山古镇片区将做强祖庙—岭南天地商圈,擦亮佛山秋色、行通济等民俗品牌。
水轴建设方面,禅城将抓好东平河水轴线建设,打造滨水景观,推进沿岸项目建设,营造优质滨水空间。同时,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协同治水机制,推进碧道建设,发展壮大水经济,打造现代化水经济项目。
城市美学方面,禅城将精细化提升季华路、魁奇路沿线景观,规范户外广告设施,实施城市家具焕新行动,提升城乡风貌。同时,提速绿美禅城建设,推进绿美生态“八大行动”,完善绿地服务功能,打造岭南园林特色空间。
幸福城市建设方面,禅城将实现高标准互联互通,推进重点产业园区通道衔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实现高水平民生优享,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禅城建设,打响“禅颐居”养老品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创新方面,禅城将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健全新型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机制,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优化村庄布局,强化建设用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