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与玉岩中学的老师们为考生精心准备了各学科的考前复习要点与应考策略,从语文、数学、英语到物理、历史,涵盖多个学科。这些实用的建议旨在帮助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理清思路、查漏补缺,并在考场上合理应对,发挥出最佳水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谢泽楷
语文
夯实基础积累 确保作文完篇
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三语文教师胡卉丰表示,语文备考强调回归基础与课本。在冲刺阶段,考生需重新梳理要求背诵的篇目,尤其注意易错字的书写,避免低级错误。同时,回顾课本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常见病句类型、标点用法及修辞术语等基础知识。
时间分配是关键,语文阅读量大,考生需根据自身做题习惯合理安排时间。阅读题要慢审题、准作答,明确答题方向与范围后再动笔,避免答非所问。作文是重中之重,需预留至少50分钟作答时间,先梳理立意与结构,再动笔写作,确保完篇。遇到难题时,选择题可相信第一直觉,非选择题可先跳过,优先保证作文完成,避免因小失大。
数学
归纳解题思路 分配答题步骤
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郑复权表示,数学冲刺备考建议考生回归课本整理知识点,并结合中档题练习保持手感。每天做适量中档题,既能巩固知识,又能维持解题状态。同时,考生需对做过的大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题目类型、所用知识、解题方法、一般步骤及自身易错点,通过回顾错题本强化薄弱环节。
考场上,考生需遵循“把会的东西做对”的原则。发卷后的5分钟阅卷时间,可大致浏览5个解答题,确定答题顺序。第一轮先做方向性强、计算量小且能准确作答的题目;第二轮攻克有解题方向但运算量较大的题目,争取步骤分;第三轮处理需深入思考的难题。遇到读三遍题仍无思路的难题,应先跳过,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思考。对于小题,要灵活运用排除法、逆向推导等方法,避免像做大题一样过度思考。
英语
梳理语料储备 规划答题时间
广州市玉岩中学英语备课组刘琼老师表示,英语备考阶段,考生需回归教材,复习语法知识,整理并回顾做过的错题,尤其是语法题和涉及派生词的题目。写作方面,梳理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话题相关的语料,使用熟悉且能驾驭的句型,避免追求复杂句式而出现错误。考前数日,抄写常用的应用文套句和重点句式,如申请信的结构与表达,可加深印象,提升写作效率。
临场应考时,若遇到题目“卡壳”,可先在答题卡做标记,完成作文后再回头处理,避免因纠结耽误时间。阅读部分建议限时40分钟完成,若30分钟内仅完成前三篇,可优先完成作文,之后再补做剩余阅读题。这样能确保作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避免因时间不足导致作文不完整而严重失分。
物理
注重细节分析 强化模型应用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三物理备课组表示,考生在分析题目时要明确是否存在摩擦、是否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磁场和电场的方向、粒子的电性等,同时注意所求物理量的大小与方向、单位及题设字母的要求。
在解题策略上,选择题需区分单项与多项。单项选择题可“攻其一点,不择手段”,但要看完所有选项;多项选择题遵循“疑项不选,保3争6”的原则,确保得分。实验题注重细节,需明确实验原理及所用器材测量的物理量,这部分题目较易得分,考生需避免因粗心丢分。计算题是得分的关键,考生需先列规范方程,分析各个物体在不同过程中的物理规律及衔接条件。遇到陌生题型或思路受阻时,可通过受力分析、画过程示意图、找临界位置等方法,从动量、能量或牛顿力学角度寻找解题线索。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物体的数量、状态、过程及模型数量,确保全面理解题意。
历史
构建知识体系 把握答题逻辑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备课组表示,历史学科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与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带着问题回归课本,尤其是针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回顾。同时,要强化对历史大事件、时间轴、阶段特征及重要概念的记忆,可借助冲刺复习资料加深理解。
在选择题作答方面,审题是关键。考生需划出时间、空间、材料主题及设问中的关键词,如“旨在”“意在”“根本”等,这些关键词往往提示了答题的方向。
主观题部分,考生可先根据题目难度调整答题顺序。答题时,第一步审清设问中的时空、主题及问题;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分层概括信息;第三步结合阶段特征和史实进行分析;第四步根据不同题型采用相应的答题格式,如背景、内容、影响类需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阶段特征,特点类需高度抽象并从不同角度概括,评析类需阐述“是什么”“为什么”及进行评价等。答题时要注意多角度思考,运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维度,语言需符合历史学科专业术语,做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