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DU D9和送餐明星机器人贝拉Pro成为焦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轩慧摄

AI眼镜深受观众欢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轩慧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阮元元、王纳)今年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集结60余家顶尖AI企业,通过全场景应用展示、科技演出和互动体验,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生态。
“你好啊,你的心情如何?”在人工智能展区入口,会语音交互、面部如真人般的“夏澜”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记者注意到,当小朋友故意做鬼脸时,这个头部装有29个电机的仿生机器人竟能配合着皱眉回应。“它目前可以做到7个种类22种表情。”数字华夏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一款吸睛“硬核选手”是由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普渡带来的PUDU D9双足人形机器人。这位“技术流”机器人可直立行走、上坡、抗干扰,甚至还可以操控其他机器人进行地面清洁。其双臂各拥有7自由度,可完成多场景精细任务、搬运超20公斤的物品,是服务机器人发展“下半场”的未来雏形。普渡CEO张涛直言:“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将构建服务机器人生态的未来。”
如果说仿人机器人体现了“拟人化”,那么外骨骼机器人则走上了“增强化”之路。由深圳肯綮科技研发的“π”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中老年观众排队体验。该产品仅重1.8公斤,可助力上下坡行走,依托AI运动增强算法,精准识别用户动作并提供动力支持。一位市民体验后激动地表示:“感觉像是有人抬着我在走!”目前该产品已实现与全国多个景区合作以及商业销售,工作人员介绍,“补贴后一台的价格仅7000元左右”。
广州视享科技此次带来的AR眼镜,主打文旅导览应用。该产品已在广东省博物馆上线,参观者佩戴眼镜,即可在文物展柜前看到三维立体信息叠加,听到解说声与历史场景还原。
来自硅谷、落地深圳的盖亚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展示了轻便的AI眼镜。这款眼镜具备同声传译、会议纪要、演讲提示等功能,集成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联合创始人胡杰森介绍,该产品不仅中标成为全运会官方AI眼镜供应商,未来还将拓展文旅、企业定制等场景。
而在音乐领域,感音科技的“空气架子鼓”成为展区的人气“打卡点”。记者看到,不少观众在虚拟鼓面上尽情敲击,鼓点清晰,节奏逼真。这款鼓仅靠两根鼓槌和一个音箱即可实现演奏体验,依靠六轴陀螺仪与私有高速通信协议,打造了厘米级空间定位与零延时反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