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怎样填报志愿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参考往年录取情况时要注意什么?中考志愿填报时间临近,考生和家长应保持平和心态,准确自我定位,熟悉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进行科学判断和择校决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定位自身所处梯度 用好梯度线“保护”功能
怎样填报志愿,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和家长应准确定位、合理预期、审慎选择,做到志愿有梯度、充分利用志愿容量。今年广州中考继续实行多梯度投档录取,即遵照“梯度投档、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原则,普高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比例定为10%,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高各梯度投档控制线。
考生要慎重填好每个批次及类别计划的第一志愿,尽量充分利用间隔40分的多梯度投档录取规定和各批次最大志愿容量,以一定的分差拉开各志愿之间的梯度,要选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学校,尽量增加被录取机会。考生要充分了解梯度投档规定,合理利用梯度控制线的“保护”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填报面向全市招生的外区区属普通高中。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自我定位。考生可咨询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自身成绩、校内排位、校内往届学生录取情况,预估自己中考成绩大约所处的分数段,定位自己位于哪一梯度线的上下,在梯度内处于“稳定”还是“踩线”“临界”,再了解对应梯度的学校。
例如,2023年至2024年中考第三批次,有9所学校(校区)两年均在第一梯度线上完成对户籍生的录取,包括华附石牌校区、省实荔湾校区、广大附中、二中、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执信天河校区、广雅花都校区、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广州五中校本部,且这些学校均在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可以说,上述学校是相对稳定在第一梯度线上的学校。预估自己能稳超第一梯度线的高分段考生,可以观察心仪学校近年来在第一梯度线上多少分完成录取,根据自己的水平合理填报。
2023年至2024年中考第三批次,协和学校、三中、一一三中、天河中学、北师大广实等校两年均在第二梯度线“踩线”完成对户籍生的录取,可见这些学校是相对稳定在第二梯度线“贴线”区间的学校,第二梯度线上的考生报读录取概率较大,可加以关注。
二、考生要关注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数量的变化、招生范围、外区招生比例的调整、非户籍生招生比例的调整、宿位是否充足等情况,特别是学校近三年分别对户籍生、非户籍生、外区生的录取分数线,包括在第几梯度线上完成录取、末位考生志愿序号等具体信息。
三、结合近几年的招生政策变化(如普高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比例的变化)来研究学校的录取情况。
《报考指南》提醒考生,不能只看学校某一批次招生计划的录取情况。学校往往在多个批次安排招生计划,要把各批次的录取情况相互结合起来看。不能生搬硬套往年的录取分数,要看分数所处的排位,普通高中录取受当年招生政策、各级各类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及其结构、报考人数、生源结构、成绩分布、志愿填报等因素综合影响,各普通高中统招批次录取最低分数及其所处梯度每年都有可能动态变化。
“踩线进”策略不可取 尽可能“一击必中”
《报考指南》提醒,“踩线进”策略风险大,勉强“踩线进”的志愿学校也未必适合自己之后的高中阶段学习。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通过就读初中学校了解自己所在位次,大概能上哪一类学校,确定选择填报的学校范围。
每个批次类别的第一志愿特别重要,市招考办建议,考生用自己能够达到学校录取考生平均水平的思路,来选择每个批次及计划类别的第一志愿学校,尽可能“一击必中”。除了重点关注第一志愿学校外,其他志愿和保底学校的选择同样重要。考生应分层次将备选学校逐一排列、试填在志愿模拟表中,结合录取规则和相关学校往年录取分数来分析是否可被录取,能否保底。
有受访招生教师对记者表示,中考“临界生”在第三批次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选择非常重要,特别是处于第一梯度线附近、分数位于690分到710分之间的学生,尽可能在第一志愿选择能稳妥录取的学校。近年来在中考第三批次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志愿完成录取的学校数量较少,即考生的选择也比较少。若考生在第一、第二志愿填了更高梯度的学校,却在中考发挥不佳,未达到自己所要冲刺的梯度,可能会导致“滑下去”得较远。在2024年第三批次对户籍生的录取中,五中金碧校区、真光中学汾水校区、南海中学、十七中在第三志愿完成录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在第四志愿完成录取;一一三中、华侨中学、广二师番禺附中、南武岭画校区在第五志愿完成录取;禺山高级中学在第六志愿完成录取。这些学校分数线基本处于贴近第三梯度线或第二梯度线的位置,也意味着这些学校相对适合用来当作“志愿保底”学校。
此外,今年有16所学校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其他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各所高中的外区招生计划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市招考办建议考生在《报考指南》查阅招生学校的外区招生计划和宿位,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招生学校往年录取情况,可将报考范围适当扩大至外区普通高中,以增加录取机会。
受访老师建议,当考生和家长明确选择好心仪学校之后,不要左右摇摆。家长的摇摆和焦虑情绪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心情和备考状态。在选择时,考生既要分析自己,又要分析学校,不能仅看学校的名气和自己的一时喜好。
注意区分普高班、公费班、民办高中班
考生填报民办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志愿要注意什么?《报考指南》指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随学校所在批次面向全市招生,所有考生均可填报,投档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须符合招生学校在《报考指南》公布的英语成绩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后续学习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且根据相关要求,各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行单独招生录取,单独进行学籍管理,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普通班级。计划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须对照广东省高考报名条件,按要求准备户籍、学历、学籍等信息及其他报考资格材料。
凡选择民办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志愿的考生,须注意普通高中班、民办高中公费班、民办高中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的区别,了解清楚办学模式和相关收费标准,对生涯规划、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考虑清楚后方可填报。考生一旦被录取,须按有关规定交费和注册报到,否则招生学校有权注销其录取资格,注销后不能参加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中本贯通、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的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