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看广东
社会贡献“稳”
2024年,省属企业已交利税364.54亿元,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1278.12亿元,占全省重点项目投资的10.92%;“十四五”以来,累计已交利税1855.75亿元,招收高校毕业生超过4万人,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35.53亿元、整体股利支付率超66%。
经济效益“增”
2024年,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8%;实现营业收入7022.05亿元、利润总额387.83亿元、增加值1600.28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7.8%、57.2%、41.8%;2025年一季度,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67亿元、利润总额90.96亿元、增加值39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9.5%、9.5%。
运行质效“优”
2024年,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2.75%、2.42%,较2020年分别上升0.88个、0.9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1.03万元/人,较2020年增长31.4%。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4月25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属国资国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季度,广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67亿元、利润总额90.96亿元、增加值395.25亿元。
据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晓昀介绍,广东省属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稳中有进,在助力“稳经济”上彰显新担当,呈现社会贡献“稳”、经济效益“增”、运行质效“优”等特点。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8%,实现营业收入7022.05亿元、利润总额387.83亿元、增加值1600.28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7.8%、57.2%、41.8%;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67亿元、利润总额90.96亿元、增加值39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9.5%、9.5%。
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不少广东省属企业实现“开门红”。“去年广晟整体效益增长了30%以上,今年一季度也顺利地实现了‘开门红’。”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董事长吕永钟表示,广晟控股集团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发展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目前已布局11个产业、15个细分领域,2024年战略性产业营收占比54%。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董事长肖志平表示,2024年,广新控股集团利润增长41.3%,蝉联《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上升至414位。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营收增长6.9%,利润增长23.2%。公司坚持制造业当家,制造业板块营收占集团总营收超80%,利润超90%。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王晓昀表示,下一步,将从强化功能使命、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兴产业:确保制造业年度投资增长不低于15%
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提质,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王晓昀表示,广东省属国资国企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24年,省属企业制造业完成投资193.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5.9%;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642.02亿元,较2020年增长29.6%。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力落实“两新”“两重”,去年以来,完成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投资约183亿元、废钢销售41.32万吨、矿山尾矿处置约142.62万吨。
如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矿业、先进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化工、建筑、城建运营、食品等9个领域拥有定位清晰、支柱作用明显的实体产业,2024年工业资产占比22.94%、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制造业资产占比8.15%、同比增加0.3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21.8%,目前有世界500强1家,省级“链主”企业6家。
下一步,广东省国资委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具体来看,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省属企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海洋牧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超前布局、投资发力,确保制造业年度投资增长不低于15%、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投资增长不低于10%。二是夯实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工业、交通、能源、水务、建筑等领域,继续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三是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抢抓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新机遇,积极参与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市场化并购,加大能源、矿产等领域布局力度,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业务,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谋创新: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
科技创新的持续强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据介绍,广东国资国企实施拓新工程行动,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从科技投入、考核分配、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培育140个拓新项目和39家拓新企业,推动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
目前,广东省属企业有高新技术企业284家,专精特新企业147家,研发平台407个,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此外,积极推动省属企业与各类主体构建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组建45个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原创技术。
“省属国企是广东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力量。”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表示,广东省属国企近两年牵头或参与了13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2024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69.58亿元、同比增长4.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42%、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
夏奇峰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营造支持广东省属国企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各类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加强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