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生猛鲜活”的广州,揽才同样“生猛鲜活”。4月20日,借着“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招聘活动(北京站)的强劲东风,广州开出18趟“人才专列”暨高校毕业生“职通车”,齐发京津地区各大高校,以一场场校园专场招聘会为大学毕业生开启“广为人知、州尔福始”成就人生梦想的“广之旅”。
揽才有力度
揽才要快!前一天排队进入“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北京站)的高校学子们,第二天就享受到“上门服务”,铺就从“校门口”直达湾区的就业“职通车”。求才若渴的满满诚意,登上了微博同城热搜榜。
招式要活!校园专场并非前一天招聘活动的“迷你版”,而是由广州11个市辖区和7个市直单位“点对点”谋划,带来的岗位既要体现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也要契合校园定位、学子所长。
在清华大学,顶尖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坐镇,就业中心“校园版”和电机工程“专业版”招聘会同日召开,吸引有志之士共探科技产业蓝海。
在北京大学,广州亮出国资国企实力,广汽集团、越秀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悉数到场,从汽车、工程制造到人工智能、生物医疗行业领域应有尽有。
在中国人民大学,“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遇上“积厚流光的城市文化底蕴”,为学子打开“人工智能+”和“人文传播+”新赛道。
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列”携手银行、保险、证券企业,地域覆盖至澳门,让未来的“银行家们”直奔理想岗位。
在北京理工大学,来自高擎机电的人形机器人“跑完半马来招聘”,吸引了获得机器人科研奖项的学生现场投简历。
在首都医科大学,市卫健委首次集结22家医学高等院校、公立三甲医院等,释放包括AI医疗、健康大数据等1212个优质岗位,把行业前沿带到招聘前线。
聚才有广度
此次“北上”高校招聘,企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广电运通集团招聘经理指着一叠简历感慨人才的“浓度”,“有学生直接附上了在各类SCI发表的论文,清华的科研实力确实强劲。”
在需求一侧,企业HR们也带来分量相当的岗位——自动驾驶仿真算法工程师、具身控制与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视觉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工程师……开出的年薪与产业的前景同样诱人。
广州企业为何如此大手笔“招贤纳士”?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发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赛道。此刻引才,也是在筑就城市的未来。
另一方面也是“大市挑大梁”的担当。
去年,广州在立下“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以上”军令状基础上,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4万人,以超过目标10万人的答卷,高质量完成了稳就业任务,为全国全省大局做出超大城市的贡献。
不是每个岗位都有百万年薪,但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城市找到让人生出彩的机遇。细看此次校园专场招聘会可以发现,既有星光熠熠的龙头企业,也有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理工学生能施展所长,文科专业也未来可期。
强大且广阔的产业体系,带来深厚且多元的就业空间。广州是一座敢拼敢闯的创新之城,也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宜业之城。“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发达,总有一行适合你、成就你。”
爱才有温度
“广州生活成本高吗?创业成本如何?”“广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靠谱青年面对面”专区中,刚投完简历的同学们就给靠“埔”就业经纪人抛出了不少问题。招聘会秒变推介会,黄埔文旅不仅现场给出答案,还大派旅游景区门票、特色伴手礼。
天河区更进一步,在北京理工大学现场分享菠萝啤、鸡仔饼等地道广味,还通过抽奖活动送出北京—广州往返机票。“我去过最南的地方是山东,刚好趁这个机会去体验一下广州的风土人情。”幸运儿同学说。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广州曾以其强大的号召力,让无数人甚至未踏足过这个城市,就决心到此奔赴前程。如今,年轻人还有更多期待:是看不完的展览和演唱会,是沙面古榕树下漫步的安逸,是街角熨帖夜归人的糖水铺。
2025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广州以实际行动作答,持续提升从校门到企业门的贴心暖心服务,让青年人才来穗畅享就业补贴、创业扶持、人才待遇、培养资助“四高”和落户、安居、子女、服务“四无忧”政策,释放“视人才为珍宝”的满满诚意。
今天的广州,宜业宜居宜游,既是鹏程万里的起点,也是诗与远方的港湾。生产、生活、生态都“三生有幸”的体验是什么?来到广州、留在广州,你就能爱上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