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广州开幕

一展集齐 长安韦杜

广州日报 2025年04月17日 卜松竹

  韦、杜均为古老姓氏,韦氏源于商代豕韦氏,杜氏源于西周杜伯。汉宣帝时,韦玄成、杜延年徙居杜陵,开启了两家族世居长安的历史。(图为展品:陶俑)

  展览中的“武器体验区”

  展览中“联姻皇室”的摆设

  杜预、杜甫、杜牧、杜如晦、韦庄、韦应物、韦贵妃、韦皇后……这些名字可能你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挺密切,都出自汉唐时期两大传奇家族——长安韦杜。

  昨日,“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开幕,这两大古代传奇家族的发展源流,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与大家见面。

  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6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海博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鹤涛

  传奇家族名人辈出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专家介绍,韦杜两大家族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家族。汉唐时期,韦、杜家族枝繁叶茂,高门煊赫,人才辈出,是关中世家大族的代表。唐代俗语有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为韦、杜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家族。

  韦杜族人入中枢、任宰相,出朝廷、理地方,与皇室联姻,也奔杀于疆场,还走出了许多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著名人物。“房谋杜断”的美誉、“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的人生态度、《通典》《唐六典》的济世名著,都是今人与他们“时空对话”的文化密码。

  有文臣 韦贤首创“退休”

  展览中展出了韦贤的故事。他是韦氏家族迁入长安的始祖,西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任丞相,地节三年,他向汉宣帝正式提出“乞骸骨”,也就是辞职。汉宣帝随即解除了他的丞相职位和相应的俸禄,任命了新的丞相,并且赐给韦贤“黄金百斤”等“养老金”。韦贤“乞骸骨”的先例开了之后,西汉、东汉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相关退休制度。

  有武将 “势如破竹”源于杜预

  汉时,韦杜两大家族以读书治学、任官治民为主。到了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两大世家又涌现出杜预、韦孝宽等名将,建立起赫赫战功。  三国时期的名臣兼名将,率军灭吴、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杜预,在灭吴的过程中所说“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这就是成语势如破竹的最早来源。  又如,西魏将领韦孝宽,南北朝时期,还有韦彧、韦瓘、韦彪、韦皋……韦杜家族从汉代的文治走向魏晋南北朝的武勋,展览中设有“武器体验区”,让观者现场感受兵戈铁马。  隋唐时期,韦杜家族为官者如云,唐初名相杜如晦以“房谋杜断”著称,韦氏九大公房中多位成员担任宰相,如韦安石、韦贯之等。韦氏多位成员成为皇后、妃嫔或娶公主,杜氏也有名臣与皇室结亲。

  也有反派 “百鸟裙”尽奢华 

  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的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展览中展出了一件安乐公主的墓志及拓本。史料记载,安乐公主骄横跋扈,其墓志“秉性娇纵,立志矜奢。倾国府之资财,为第宇之雕饰”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据说她曾经定制极尽奢华的“百鸟裙”,采百鸟羽毛织成,为此派人专门到岭南捕鸟,导致不少鸟类数量大减。

  最有名的 还是杜甫

  对今人来说,韦杜两大家族已经融入历史长河之中,大家熟悉他们更多是通过杜甫、杜牧、韦庄、韦应物这些著名的“文化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进入中小学课本,变成人们日常的引言,真正和普通人的生活融在了一起。

  杜甫是杜预的第十三世孙。他的传奇一生是许多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杜牧不仅写诗,也写散文,书法也很好,留下了《张好好诗卷》这样的名作。“花间派”词人韦庄,描绘着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而韦诞以书法著称,韦偃以绘画闻名……

  韦杜家族,甲第兴盛,绵延千载。本次展览生动呈现了汉唐时期关中世族文化,观众可以在此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不仅能领略两大世族的风云变幻,更能通过他们的故事,触摸到汉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精髓。

  韦杜家族在岭南

  韦杜家族的许多成员在岭南留下了深刻足迹。韦杜家族多人出任岭南节度使,如撰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典志体史书《通典》的“三朝宰相”杜佑,他推行轻徭薄赋,发展海贸,使岭南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韦执谊被贬崖州后,组织兴修水利,其修建的水利工程岩塘陂、亭塘陂,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韦杜家族在岭南的活动,推动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广州日报文化·闲情A10一展集齐 长安韦杜 卜松竹2025-04-17 2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