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翔宇、姜永涛 通讯员钟仁宣)昨日,在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长春作《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完成地方立法5项,作出决议决定20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开展专项监督26项、执法检查5项。中山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报告》指出,在坚持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布局和结构方面,新增中山市经济研究院、中山市企业家协会等立法联系点,着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地方立法的“直通车”、代表普法的“示范点”、法规实施的“助推器”。及时修正《中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建立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面对面立法会商机制,推动成立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地方立法合时、适度、有效,立法质量稳步提升。
在深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方面,完成《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作出《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人居环境的决定》。联合珠海市开展的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立法,协同构建了15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为全省协同立法尤其是流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
持续监督“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精心谋划《聚焦“强、美、治”目标 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年度“一号议案”。通过联合监督、专项监督、视察调研等形式,全力推动8项主要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水污染治理、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等系列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组织360多名市人大代表以镇街为单位开展集中视察活动,深入调研“一号议案”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全市汇总有关问题82个,提出意见建议138条,协调推动解决问题53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年度专项工作报告会,面对面磋商提出改进意见,确保“一号议案”按期高质量办结,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建立“每周一走访”制度,密切与人大代表日常联系,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全年邀请2000余人次市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论证、建议督办、专题调研等活动,拓宽代表参与人大工作渠道。代表联系群众12000余人次,收集反馈群众诉求,化解50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创新联络站“站站共建”“站组协同”“站点延伸”模式,推动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与镇街代表联络站共建。坦洲镇代表联络站的工作个案入选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特色案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决胜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更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攻坚任务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和监督保障,《报告》围绕“坚持立法引领”“坚持精准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等五个方面,全年计划安排审议法规6件,其中初次审议3件、协同立法1件、新提交审议2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7项、专题询问1项;开展计划预算审查监督8项、执法检查4项、专题调研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