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69家艺术机构献上80场展览

“2025深圳艺术周”来了

广州日报 2025年03月25日 阮元元、王纳

  艺术家李山个展《量子跳跃》

  本届艺术周以“共生・开放・创造”为理念。

  本届展览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影像等多个领域。

  3月23日,2025深圳艺术周(Art Week Shenzhen)在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周打破传统空间限制,将展览拓展到城市各处的艺术空间,联合美术馆、画廊、非营利艺术空间及艺术家工作室等69家在地机构,通过区域联动与跨界协同,将展览、沙龙、放映、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艺术漫游等艺术活动,融入深圳的城市脉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王纳

  大湾区艺术生态协同发展,深圳艺术生态“群星璀璨”

  第二届深圳艺术周上,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凯表示本届艺术周以“共生·开放·创造”为理念,既是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献礼,也是大湾区艺术协同发展的实践。

  “本次深圳艺术周总监、策展人子静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副馆长,本次艺术周也是大湾区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张宇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认为此次来自广州的策展团队在深圳带队策划深圳艺术周,体现了大湾区艺术机构开始互相关注、主动联合。“将整个大湾区作为一种南方的艺术生态系统来整体性看待,我觉得特别好。大湾区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系统深度和精细度,我个人非常期待大湾区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发生更多合作。”

  张宇星指出,本届艺术周借助全域艺术地图,将专业艺术机构、艺术家以及各类公共空间有机整合,立体地呈现出深圳艺术生态的面貌。谈及深圳艺术生态的未来走向,他表示,当下深圳艺术的细分趋势愈发明显,一批具有个性化、精细化特质的画廊蓬勃兴起,这一现象不仅彰显出大众对艺术体系的理解愈发深刻,其艺术辨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朱荣远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深圳移民文化的多样性。他表示,深圳在短短40多年间,从一座小城市发展成为超大城市,城市人口从30万激增至2000万。在这一过程中,移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促使个体对文化和艺术的分异,形成多元平行的文化生态。

  对于深圳艺术周这种独特的办展模式,朱荣远认为相比传统集中在大场馆办展,分散的展馆能产生 “群星璀璨” 的效果,“极大地拓宽了艺术与社会的接触面,让艺术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

  以在地性为根基,通过本土视角讲述深圳故事

  与首届相比,2025第二届深圳艺术周参与机构由40余家增至69家,涵盖8家美术馆、24家画廊、25家综合艺术机构及12个艺术家工作室。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坪山美术馆及众多画廊、非营利艺术空间、艺术家工作室等69家在地机构和团体组织将为公众呈现近80场精彩艺术展览,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影像等多个领域。

  其中,深圳美术馆联合应空间当代艺术中心推出《友涵与余友涵——余友涵的早期经验与晚期风格》,以百余件作品及文献梳理其半世纪创作生涯;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将举办艺术家薛松个展《自然—非然》,与观众共同探索这位波普先锋三十年间的创作历程;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将呈现艺术家李山个展《量子跳跃》,展示其十余年跨媒介的创作;艺术家林岚的首次内地个展《窗后》将展出其20余年的代表作;展览《刘香成:镜头·时代·人》则首次全面回顾国际摄影家刘香成的创作历程。同时,南海意库、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头古城片区等艺术机构聚集区也将推出近30场多元活动。

  本届艺术周新增“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单元”,邀请11位深圳本土当代艺术家及与之紧密互动的建筑师、设计师,以开放工作室的形式,让公众走进艺术创作现场。这些艺术家以深圳为舞台、以在地性为根基,共同塑造着这座城市多元的艺术脉络。

  特别策划的艺术分享活动以“浪潮之声:艺术、城市与未来”为主题,邀请8位与深圳艺术生态同频共振的实践者,围绕艺术设计、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并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举行主题演讲。此外,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海景广场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光影深圳:变革的回响”为主题,聚焦深圳及深港湾区的文化记忆,关注城市变迁与全球化进程,以本土视角讲述深圳故事,一连5晚在夜幕与海风中呈现穿越时空的影像叙事。

  以城市为画布,绘就16条“艺术漫游”路线

  通过多方机构协作、跨界资源融合及公共参与,本次艺术周的特别单元进行了一场多方艺术力量的联结与实验。

  “艺术漫游”活动以深圳全城为画布,邀请13位艺游向导策划16条艺术漫游路线,带领公众穿行街巷与山水之间,探讨深圳当代艺术生态与城市文化景观的共生关系。这些路线以蛇口、华侨城、罗湖、大芬油画村、鳌湖艺术村等多个坐标为路径,勾勒出深圳艺术发展的历史切片与当代现场。艺游向导涵盖艺术家、策展人、机构主理人、收藏家及其他领域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向导亲自策划的艺游路线,串联起画廊、工作室、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观,打破传统艺术圈边界。

  “前海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首展《春风茶事好》,试图在传统与当代、艺术与设计共同打造的人文空间中诠释茶文化的开放姿态;“落日·深圳·缓缓入夜”则联动50余家艺术机构打造综合文化艺术现场,融合展览、实验音乐与诗歌夜话。

  同时,深圳艺术周在特别单元中联动多方品牌与资源,整合本土文化事件,开启跨界协同叙事:K11 HACC文化空间同步开幕《露西·斯帕罗—艺术史狂想曲》《前浪后浪:高原&黎晓亮双个展》《陆扬个展:DOKU The Flow》三大展览;艺术家赵半狄的熊猫公共艺术装置《蓄势待发》《涓》《泞》落地蛇口海滨地标,以公共艺术激发社区情感联结。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SZA9“2025深圳艺术周”来了 阮元元、王纳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