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两大项目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

广州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刘畅

  CTC检测平台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

  记者昨日从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获悉,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在河套深圳园区开展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两个项目,获香港特区政府“产学研1+计划”首轮拨款资助,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产学研1+计划”2023年10月由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以配对形式资助香港本地大学科研项目,每项目资助上限为一亿港元,旨在推动成果转化与政产学研合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通讯员河套署

  【杨梦甦团队】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探索癌症精准诊治新路径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的全名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及其在癌症早期筛查和精准监测中的应用,由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副校长杨梦甦教授牵头,旨在通过提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on Tumor Cell,CTC)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准度,探索癌症精准诊断与治疗新路径。

  据杨梦甦介绍,CTC是脱离原发肿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癌细胞,携带与原发肿瘤相关的重要分子和细胞信息。精准检测CTC对癌症早期筛查和疾病监测至关重要,有助于针对特异性靶点和抗原开发细胞疗法及mRNA疫苗。

  在“产学研1+计划”和河套深圳园区的支持下,项目团队将结合微流控芯片与免疫识别分离策略,开发新一代CTC检测平台,包括自动化CTC分选仪、细胞染色与成像识别仪、CTC蛋白及基因分析试剂等,涵盖CTC的计数及分类、CTC蛋白和基因的下游检测,满足癌症早期筛查、诊断、药物筛选、疗效分析、预后评估及精准治疗需求。

  此外,杨梦甦团队在辅助生殖领域也取得重要进展。其单细胞水平的无标记细胞代谢平衡分析系统“BLASTO-Chip”可完成高通量、无损生化精子分选,为患有不孕症或精子无力症的患者带来新希望。目前,该仪器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杨梦甦表示,期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契机,结合国内产业链和市场优势,尽快完成临床验证,将产品推向市场,造福更多人群。

  【陈福荣团队】

  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三年内将实现商业化量产

  该项目全名为脉冲空心锥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的商业化计划,由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陈福荣教授牵头,成功填补我国在透射扫描一体化电子显微镜、光电联用多尺度环境显微镜等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空白。

  该电子显微镜通过脉冲电子空心锥技术有效减少对软材料样本的辐射损伤,成像清晰度可达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明场图像的4倍,并提升空间解像度。陈福荣表示,与现有紧凑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相比,该成果在提供优异SEM成像质数的同时,还可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模式重建3D立体蛋白质。

  目前,陈福荣团队已实现电子光学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全自主研发、设计、装配测试、生产和迭代更新,将在“产学研1+计划”和河套深圳园区支持下,于三年内建立大规模生产线,实现商业化量产。

  项目经理陈岩表示,河套深圳园区为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提供3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实验和展示空间,入驻前两年租金近乎全免,并以极高效率满足该项目寻找隔磁避震的地下场地需求,帮助研究快速落地。

  据了解,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于2020年3月进驻河套深圳园区深港国际科技园,共享深港两地创新资源,重点发展功能材料、结构材料、计算材料科学、材料分析科学四大科研领域。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SZA10河套两大项目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 刘畅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