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无人智慧农场实现“双减”

人工成本降低40%以上 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
广州日报 2025年03月17日 于敢勇

  肇庆市首个无人智慧农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于敢勇)无人驾驶的旋耕机往返穿梭在水田里自动旋耕、翻地、打浆,无人驾驶的插秧机精准转弯、插秧、补苗……记者在肇庆市首个无人智慧农场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农科所基地看到一派繁忙的春耕春播景象。

  “智慧农业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的全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介绍说,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无人智慧农场项目能够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在降低种植户人工成本的同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据介绍,为建设肇庆第一个无人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封开县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38.35万元,采购无人驾驶设备(包括洋马插秧机、井关954拖拉机和洋马1180收获机、大疆植保无人机T50、旋耕机、旱直播机、视频监控、农场智慧管控平台、辅助导航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耕作模式,无人智慧农场的技术优势主要有五个方面: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即覆盖农作物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水、肥、药)和收获的各个环节;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即农机自动从机库转移到田间,完成田间作业后自动回到机库;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即在农机转移和作业过程中能实现自动避障,遇到异常情况能自动停车,以确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即能对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长势和病虫草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即能根据作物的长势和病虫草害情况及时作出决策并自动进行精准作业,包括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精准防治等。

  根据测算,无人智慧农场能够大幅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的作业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综合降低人工成本40%以上,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提高作物产量10%以上。此外,无人智慧农场还能够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5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50%以上。

  “未来1到3年,我们将打造1000亩无人智慧农场,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实现精准化管理,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封开县相关人员表示。

  无人智慧农场,指的是通过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实现水稻种植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广州日报广东A10肇庆无人智慧农场实现“双减” 于敢勇2025-03-17 2 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