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剧《陈复》剧照。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话剧《陈复》剧照。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素芹)“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当陈树人《哭子复》的诗句以画外音的形式唱出来,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昨日下午,话剧《陈复》,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磅剧目,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观众纷纷表示“很震撼!很感动!”该剧将持续演出至3月6日。
话剧《陈复》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剧以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革命烈士陈复为原型,以其“志在复兴”的25年人生历程,通过艺术化的舞台呈现,再现了一位心系苍生的热血青年为信仰献身的动人故事,为羊城红色文化传承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深入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以多样方式弘扬陈复烈士故事和革命精神。在舞台上,陈复的故事最早以红色短剧《哭子复》的形式亮相。为了更全面地讲述陈复的故事,话剧《陈复》创排,于去年9月首演。之后打磨提升,此次以全新面貌回归舞台,通过戏剧张力与历史真实的交融,为当代观众打开一扇触摸红色记忆的窗口。
《陈复》2.0版大胆采用双男主结构,通过陈复与父亲陈树人既相承又有别的思想主张,铺陈出一幅革命年代中国式父子情的独特画卷。剧中,陈树人对陈复的人生选择始终报以宽容和理解。他既为陈复狱中受难奔走疾呼,又因儿子“舍小我求大义”的抉择陷入矛盾;他暗中资助陈复办报,却鲜少在言语上表露关切和支持。话剧《陈复》展现了父子间“未言于口却深藏于心”的羁绊。有专家盛赞2.0版对父子情的浓墨刻画,认为这既是真实历史的艺术还原,也为红色题材的舞台创作提供了更具人性温度和情感共鸣的表达范式。
谍战元素与红色叙事深度融合,呈现出岭南写意之美的舞台……演出引发观众好评。“很感动!很震撼!”暨南大学研究生小陈表示,“用话剧的形式去表现这样的一段历史,让我能够很投入、很沉浸地去感受当年的故事,让我对这段历史印象更加深刻。”
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将打造“红棉剧说”品牌,推动话剧《陈复》市内巡演,计划3月下旬在广东艺术剧院、6月下旬在江南大戏院演出,并以沉浸式戏剧快闪形式走进陈复红色文化街区(海珠区江南大道中东街),让陈复烈士的革命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
人物简介
陈复,字志复,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之子,1907年生于广州。他自幼受民主革命思想熏陶,15岁即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发表《实行革命运动,打倒一切军阀》一文,18岁赴苏联留学并在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投身革命宣传事业,直至25岁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