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欧盟商会全国副会长、华南董事会主席高志豪(Klaus Zenkel)长期关注中欧经贸关系,积极推动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与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全国副会长、华南董事会主席高志豪(Klaus Zenkel)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于推进大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广州日报:您认为哪些问题对于大湾区发展至关重要?
高志豪: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强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对进一步推进大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广州日报:欧盟商会在大湾区起步时对其政策环境和市场潜力有何看法?
高志豪: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大湾区的发展,渴望更多地了解它如何运作,我们的会员企业又如何能从中受益。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大湾区在经济、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高志豪:许多高科技公司总部设在大湾区,推进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产业升级,很多公司利用自动化和工业4.0等技术将制造业提升到更高水平。
广州日报:欧洲企业在参与大湾区发展中有何收获?大湾区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哪些机会?
高志豪:我们听取了欧洲企业的意见,具体来说,不管是公司注册流程,还是与政府部门的沟通,都得到了积极反馈。此外,大湾区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更多人来到大湾区。在我看来,大湾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欧洲企业在不同领域和行业都有机会。
广州日报:大湾区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资本和技术方面有哪些机会?
高志豪:我认为,要吸引高端人才,需要免签入境和居留许可,申请流程要简便,要为高端人才提供税收优惠。对资本而言,重要的是市场开放,我们看到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在投资。从技术层面讲,大湾区是一个可以引入新技术、进一步开发并将其推向全球的区域。当然,监管规则需要设置得简单明了。
有心有得
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于推进大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