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宏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雷与虹、陈薇薇 图/受访者提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吴宏伟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始终关注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他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分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2024年,吴宏伟围绕教育事业积极发声,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提案,其中“将香港建设为国际教育中心”的观点备受关注。他认为,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优势,能够在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已经明确了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但教育领域的定位尚未完全凸显。”吴宏伟说,“我期待将香港进一步定位为国际教育枢纽,这样不仅能吸纳更多人才,也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吴宏伟特别提到,香港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优势,包括双语教学环境、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体系以及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这些都为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想法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2024年施政报告中得到了体现。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包括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打造“留学香港”品牌等,旨在加快将香港建设成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助力国际高端人才汇聚。
此外,吴宏伟还希望在香港建立国际科技中心,展示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科技发展成就。他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向大湾区居民展示国家的科技实力,还能吸引国际访客,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科技故事。“科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展示,我们可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吴宏伟说。
希望优化国际学生签证政策
2025年,吴宏伟的关注重点转向了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他表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人才是强国的基础。“教育搞好了,国家才能够富强。”吴宏伟认为,香港要吸引的不仅是香港本地及内地的人才,还要吸引全球的优秀青年。
基于多年工作经验,吴宏伟希望能优化国际学生签证政策。“去年年底,国家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10天,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是不是也能对国际学生实行类似的便利措施呢?”他介绍,自己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国际学生,包括攻读学位的学生和联合培养人才。他认为,进一步放宽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签证手续,或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亲身体验中国的发展。“这样的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国际学生的来华意愿,还能体现国家的开放与友好。”
吴宏伟表示,香港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成熟的法治环境、国际化的科研平台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将香港打造成国家吸引全球人才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吴宏伟希望能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优势,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发展。他相信,大湾区在教育资源整合、人才流动和政策协同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我们要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