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区一家羽毛球馆内,AED急救设备被安装在显眼位置。

市民在打羽毛球,球馆的墙上配有AED。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伟良
前不久,一场意外再次将AED配置纳入公众视野:市民谭女士反映,其父谭先生在市区某羽毛球馆打球时心脏骤停,由于现场没有配置AED,所以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体育场馆该不该配置AED?配置情况又是如何?记者走访发现,在公共体育场馆,目前AED已做到全覆盖;在个别私人体育场馆里,则还存在AED配备不到位的情况。
市民反映:
其父心脏骤停但球馆未配AED
2023年1月19日,市民王先生在天河体育中心运动时突发晕倒。现场工作人员与体育中心保安迅速响应,到场后发现王先生心脏骤停。他们立即拨打120,并同步实施心肺复苏术和使用AED进行除颤。由于及时抢救,王先生恢复了自主心率。随后,120救护车抵达现场将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与之相比,另一位锻炼的市民却没那么幸运。市民谭女士告诉记者,她父亲谭先生2024年12月6日在市区某羽毛球馆打球时心脏骤停,由于事发时现场没有AED施救,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谭女士表示,她问过当日父亲的两位球友,他们均表示当时场馆内未见到有配备AED。她认为,球馆未配备AED是不符合规定的,该球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对于谭女士的说法,球馆方面回应称让其走法律途径解决。在街道协调下,球馆和谭女士进行了磋商,但仍未就事件的处理达成共识。
记者走访:
大型场馆AED配备较完善
为了解体育场馆AED配置现状,记者近期走访了市内多家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发现各级政府体育场馆和大型商业体育场所在AED的配置和人员培训方面均较为规范和完备。
在海珠区体育馆,该馆不仅拥有现代化运动设施,其管理也尤为规范。在一楼羽毛球训练馆能看到,AED就放在场馆内部,旁边有每日巡检签名记录;在三楼的羽毛球馆记者看到,AED也被放置在显眼位置,经过的人都能注意到其存在。记者向场馆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他们表示自己已经接受过专业的使用培训,熟悉AED的操作,还表示场馆会定期组织AED使用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施救。
记者随后走访了荔湾区体育馆,看到羽毛球场旁边就配置了AED,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都要求学习急救知识和会用AED。
除了上述两个场馆,天河体育中心在2021年就配置了38台AED安装至各场馆及平面重点区域,并在中心平面示意图上增加AED标识。该中心同样会定期开展人工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技能强化培训。
在海珠区的一家商业羽毛球馆,该馆位于居民区内,有较多学生在此处进行锻炼。在球馆进门处便可看到AED设备,并附有详细的AED操作指南。
在位于天河区的一家正在装修中的连锁健身房,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该店还未装修好,但AED设备早已购买,并已在店内预留了安装位置。该工作人员还说,该店在广州有多家门店,均配置了AED。
部分私人场馆未配备
商家顾虑成本增加
采访中也发现,个别私人体育馆仍存在AED配备不完善的情况。
在一家规模较小的羽毛球馆和篮球场,记者看到场馆内并未配置AED。前台工作人员陈先生坦言,此前相关部门到场馆检查,通知场馆应安装AED,他也上报了公司。“之前也有厂家来推销AED设备,最便宜的一款都要9000多元,这对于私人球馆而言是不小的开支。公司考虑到设备费用太贵,这件事就搁置了。”陈先生表示,该场馆楼下就是地铁站。“必要时,场馆会借用地铁站的AED来救人。”
今年1月中旬,记者探访市区一家私人羽毛球馆,环顾四周始终未能找到AED的身影,现场工作人员更是表示“未听说过AED这种设备”。
部门回应:
体育场馆应配置AED
记者通过12345热线咨询市卫生健康委,其回应:根据《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规定要求,对于娱乐休闲场所中的体育场馆,每个场馆的每个楼层配置1台,单平层面积每超过4万平方米的增设1台。未按照规定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个别私人体育场所未配置AED的情况,记者也咨询了所在区的卫生健康局,对方称将持续强化监管,确保相关规定有效执行。
记者手记
生命比金钱更可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消费者不太关注体育场馆有无配备AED,更为关注的往往是体育场馆的价格是否实惠、地理位置是否方便。经历过父亲运动突发意外去世的谭小姐告诉记者,今后她运动时会更留意场馆内有无配备AED等安全设施,“毕竟生命比金钱更可贵。”——消费者在运动时若能坚持选择那些配备了AED的体育场馆,将倒逼那些未配置AED的体育场馆按要求配备。
此外,在地图软件上搜索相关体育场馆,页面上只显示价格和可订的时段,并无显示场馆内有无配置AED。对此,建议今后地图软件和消费指南软件上也能标注体育场馆的安全设施配置,以帮助消费者更好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