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媒体业态庞大,带动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催生了网红群体。网红数量多、发展快、影响大的客观存在,为我们开展“统战+网红”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
内涵、特点及价值
网红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凭借独特的魅力或技能,积累了大量粉丝和影响力,在线上社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魅力人格体”的人格化品牌。网红属于典型的网络代表人士。
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在统战语境下,可以将网红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的网红,是处在“红色地带”、统战工作应重点团结和依靠的对象。第二类,为了博取眼球、追求流量而不惜突破底线、挑战法律,发布虚假信息、传播谣言,严重扰乱网络秩序,是处在“黑色地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红。对这部分人,必须坚决亮剑。第三类,或在价值观上有摇摆,或在内容创作上偶尔偏离主流方向,是处在“灰色地带”的网红。统战工作要努力争取这部分人,引导他们向“红色地带”靠拢。
“统战+网红”模式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融合性高、创新性强。把传统统战工作与网红的网络影响力有机统一起来,创造跨界合作的新典范,实现统战工作的全面化、多元化和深入化。二是互动性强,亲和力高。凭借网红独特的亲和力和粉丝基础,发起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使统战工作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互动。三是带动力强、影响力广。通过网红个人魅力和粉丝传播效应,将统战理念和政策精神传播给更广受众,推动统战工作落地落实。四是灵活度高、时代性强。网红灵活运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和传播工具,革新传播方式,深入挖掘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元素。
在网络统战中,“统战+网红”模式适应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迅速捕捉网络热点,有效传播正能量和统战思想,符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有效拓展了统战工作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拓展了统战工作的新领域新空间。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统战工作拓展到线上领域,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的覆盖。增强了网络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群体,迅速将统战理念和政策传递给广大网民,增强了网络统战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了网络统战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促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发展,为网络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实践路径与策略
激发网络统战“磁力场”。一是聚焦政治引领,打造网络统战“磁力场”。不断增强网红群体“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力量。二是创新方法,强化网络舆论话语权。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表达方式,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统战声音更响亮。三是精准识别,构建网络统战人才库。引导并支持网红在各自领域释放正能量,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矩阵。
提升网络统战“集成力”。一是拓宽渠道,构建多元化网络统战平台矩阵。扩大红色地带,弘扬主旋律,不断拓展网络统战工作的新阵地,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全覆盖的统战信息传播网络。二是深化合作,搭建网络统战共建共享平台。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网络媒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搭建网络统战共建共享平台,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强化互动,激发网络统战合力。积极采取多样化的线上互动形式,实现一体化供给,创新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统战宣传产品。
增强网络统战“整合力”。一是深化理论认知,构建紧密型机制框架。深入研究统战策略与手段,不断提高统战干部和广大网民的网络统战理论素养,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资源整合,畅通联通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种资源,建立完善网络统战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完善互动机制,提升效果评估。重点制定网络统战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对统战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打造网络统战“生态圈”。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或修订专门性法律法规,确保网络统战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强化法律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执行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执法,确保法律法规有效执行。完善监督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三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