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畅、王纳)昨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获悉,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被誉为立法“直通车”、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和中国式民主的“展示窗”。2024年12月,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全国经济特区城市中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对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以来,深圳共制定法规275项,立法数量多、领域全、质量高,重要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成效明显。深圳拥有丰富的立法实践,在市人大的统筹和指导下,福田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立法征询、立法调研,积累了扎实的工作经验,为成功获批“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据悉,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综合阵地于2024年4月正式启用,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全国、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综合阵地,同时也是人大代表之家、人大制度宣讲基地和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基地,成为集立法征询、立法调研、立法观察、民主议事、宣传展示、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功能为一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在福田“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向上直通传递,民智得到广泛汇聚。这里“原汁原味”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将更多基层声音、特区实践、湾区民意直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国家法律更好承载民意提供助力,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