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栖息地。

诗意的休闲地。

“和秧合社”的民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近日,清远“和秧合社”农文旅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首周周末人流量达近万人次,相关短视频及种草平台浏览量超百万,迅速成为大湾区周边及清远当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该项目以“乡村美学建设”为目标,通过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乡村美学宿集、农业体验庄园、田园观光、农业主题乐园及度假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品牌。
除了城市难得一见的大面积田园山色的生态风光特色,“和秧合社”的民宿以其现代简约艺术设计与乡村质朴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特色,成为游客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打卡地标。
艺术润乡村,生活新美学
“作为距离市区仅6公里的田园湿地景点,我最喜欢湿地旁的那段堤路,它不高不低,恰好可以满足人们上去散步发呆,或者坐下来喝杯咖啡,俯瞰整片地区的风景。”陈小姐从佛山开车来这里体验,感觉找到了松弛感。
而更多的市民喜欢“和秧合社”的核心精神产品,它可能是一处在稻田边精心修整的草坪露营地,也可能是几张古树下的休闲椅,或者是一条布满鲜花的田间小道,向远处的天边延伸,你也可以漫步民宿的艺术空间,欣赏花卉植物,参观民间艺人的手工陶艺作品,在主题农场与黑鼻羊互动,体验由零售、咖啡、展陈、轻餐、茶室等多种业态组成的消费场景,在保留乡村记忆的同时,诠释美好乡村的生活新体验,共寻生活文创新美学。
打造农文旅融合微度假目的地
漫步鹭语段坝,赏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每天都吸引着不少市民来到这片天地,找寻清远的“乡村美学”魅力。其中最具特色的“鹭·栖境”的景观,意为“白鹭栖息之地”。
“和秧合社”巧妙地利用这一独特的生态优势,将鹭鸟栖息地与稻田、民宿景观紧密结合。稻田里丰富的昆虫、小鱼小虾等,为鹭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而鹭鸟的捕食行为,有效减少了稻田害虫,降低了农药使用量,维持了稻田生态平衡。这种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模式,不仅增加了城市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又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之所,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都为打造“栖境”系列民宿酒店带来了艺术灵感:院外看田园美景,庭里品乡土烟火,庭里院外,与大地合奏。
随着一期项目的开放,如今来自各地的游客可以漫步在稻田边的小径,欣赏随风摇曳的稻穗,仰望自由飞翔的鹭鸟,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可以参与插秧、收割等农事体验活动,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收获劳动带来的满足感;还能品尝到新鲜的农家美食,享受悠闲惬意的乡村时光。在这里,人们能够暂时放下工作压力,放松身心,调整心态,重新找回生活的本真。
在北江全域旅游的协同下,构建以乡村为起点、以和合文化为精神内核的价值观,“和秧合社”的建设与运营,给乡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基础设施方面,改善了当地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在村民收入与就业上,首开区租赁农用地3600余亩,承租并改造村民闲置物业约12000平方米,村民通过青苗补偿费、物业出租收益与农用地出租分红等实现直接受益,同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在农业发展上,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还提供大量创业机会和平台,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和秧合社”项目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职教城腹地核心地带,毗邻职教城一、二期,在北江旅游经济带翠竹园码头、黄腾峡景区等驱车30分钟可达,研究范围约7400亩,分三个实施地块。项目由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办下属东创文旅有限公司与广东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属地+国企”合作新模式合资成立广东粤清农文旅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和秧合社”后期还将打造综合文化艺术空间、主题农场以及农家乐餐饮等品牌,形成可长久运营、可自我造血的农文旅品牌矩阵,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