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中学培养的学生为什么升入大学后劲足,走进社会发展好?

探寻百年学府的人才培育密码

广州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魏丽娜

  “南武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之南武青年才俊暨CCAE同学会”活动大合照

  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

  总校长陈祥春

  广州市南武中学

  党委书记陈碧宇

  南武学子合唱。

  近日,在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广州市南武中学在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剧院举办“南武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之南武青年才俊暨CCAE同学会”活动。参加活动的有京东集团副总裁区力、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傅承哲、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梁远健、深圳杰林医生集团创始人郭仲杰、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理事谭邦等优秀校友。

  为何从南武中学走出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走进社会也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深入探究南武中学的教育模式、校园文化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答案逐渐明晰。

  文/魏丽娜  图/学校提供

  “古风・蓝韵”:指引成长的教育理念航标

  “南武中学以‘古风・蓝韵’为核心办学理念,将国际化教育与民族情怀紧密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和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市南武中学党委书记陈碧宇表示,这一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指引学生成长。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南武中学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性。2012年9月,学校开设了CCAE中美教育融合课程改革试验班(简称“CCAE班”),希望通过融合国内外先进的高中教育理念,让南武的高中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合璧”,凸显办学特色。

  据陈碧宇介绍,CCAE班的创班口号“你不一定出国,但你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深入人心。从1.0版到3.0版,CCAE班不断升级发展。1.0版注重国际融合,开设中外高中融合课程;2.0版科技赋能,开设STEM课程;3.0版则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创建“强基班”,探索高中与大学衔接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CCAE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中美融合的课程,还参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这些经历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理念,拓宽了国际视野,培养了跨文化交流能力。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国内外高校的学习环境,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多元课程:夯实全面发展的知识根基

  据陈碧宇介绍,南武中学构建了科学、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识根基。学校在高标准完成国家高中课程,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上,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如中英文语言艺术课程、中英文综合阅读与写作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提升英语思维和写作能力,储备人文知识。如工程技术课程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如综合实践学习课整合了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综合实践学习课上,学生们走出课堂,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图书馆语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蓝韵英语课堂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些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进入大学和社会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校园文化:滋养心灵的精神沃土

  校园文化是南武中学培育优秀学生的重要精神滋养。“坚忍奉公,力学爱国”的校训,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南武学子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这种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京东集团副总裁区力家族三代与南武中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演讲中深情地说:“南武是家族三代人的精神传承之地。传承是最好的教育,在父亲的教诲与熏陶下,我深刻领悟到传承的内涵。”在南武中学的学习经历,让区力在职业选择中始终秉持着“利他是最好的利己”的理念,将对社会、国家和行业的贡献放在首位。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梁远健也深受南武中学文化的影响。他说:“母校的校训——‘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指引我踏上技能学习的道路。”在南武中学的学习和生活,让梁远健在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交流:拓展视野的全球舞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南武中学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站在全球的视角去思考和学习,拓展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流互动,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理念。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傅承哲便是受益于南武中学国际交流教育的典型代表。他在南武中学求学期间,深受学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后来,他聚焦大湾区青年交流与发展,主持“湾区青年国家认同”“湾区青年共融发展”等系列科研项目。他与团队成员通过志愿服务、学术交流等多元途径,积极搭建大湾区青年交流平台,促进文化认同,推动双向赋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出南武人的智慧与力量。傅承哲表示:“在南武中学的学习经历,让我具备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我从事大湾区相关研究和推动青年交流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国际交流活动和项目,让南武中学的学生们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力量:助力成长的引路人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南武中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保障。学校拥有一批高素质、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南武中学的老师们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2015届CCAE校友伍子健回忆高中时期在化学实验室的经历时说:“我在高一的时候,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自己买实验品做实验。有一次在走廊做实验时引发了小意外,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和指导,让我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尊重和支持。”正是在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伍子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为他日后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上,老师们耐心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CCAE班毕业生唐蔼靖在南武中学求学时,数学成绩较差。她回忆道:“我的数学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把高中三年数学书上的例题习题精选下来,指导我全部做一遍。在他的鼓舞和支持下,我坚持了下来,数学成绩也从吊车尾提升到了中上游。”这为她后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奠定了文化课的基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指导,让学生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实践活动:锻炼能力的广阔天地

  南武中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的广阔天地。

  学校组建了多个社团,如无人机飞行训练社团、语艺社、模拟联合国等。这些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模拟联合国社团让学生们模拟联合国的工作流程,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南武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在他们进入大学和社会后,成为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南武中学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独特的办学理念、多元的课程体系、深厚的校园文化、丰富的国际交流、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可能就是南武中学培养的学生升入大学后劲足、走进社会发展好的奥秘所在。

  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陈祥春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南武中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专题

广州日报教育周刊A16探寻百年学府的人才培育密码 魏丽娜2025-02-20 2 2025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