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受追捧 机构预计2026年迎来商业化爆发

粤企加班加点生产人形机器人

广州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张露 赵冬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

  2月19日,人形机器人概念多股涨停,单日涨幅高达8.35%,位居概念板块第一。这一强劲表现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认可,也体现了投资者对相关产业链未来发展的高度预期。

  各地也纷纷加码这一热门赛道。不久前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突破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和关键核心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引进和培育3—5家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终端产品,并形成一个新的万亿元级别市场。

  AI驱动机器人进化速度超预期

  从春晚舞台上的扭秧歌到街头漫步,再到工厂里的“打螺丝”……这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幻想,从工业生产到家庭服务,从医疗护理到教育陪伴,它们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记者注意到,人形机器人赛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特斯拉、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已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腾讯也正致力于打造开放的具身智能平台,蚂蚁集团近日在招聘平台开放了多个具身智能方向的岗位。

  “现在AI驱动机器人进化非常快,速度超过我预期。”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预计,今年年底之前,AI的人形机器人将达到一个新量级,若进展顺利,明后年服务业和工业领域的基础应用将逐步推广,但家用领域可能稍慢,因对安全性要求更高,需技术更成熟。

  广东加码机器人产业

  近年来,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正在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广东近日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就进一步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明确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实际上,广东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领跑全国,具备强大的发展基础,全国每三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是广东制造。这一优势为广东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当前市场需求旺盛,多家粤企的人形机器人订单情况乐观。2月19日,广州人形机器人领域代表之一的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李卫铳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充足,目前产能全开保障交付,并计划于下周发布第二款新品,进一步拓展工业场景应用。“今年的重点任务是确保按时交付,今年的生产目标是完成1000套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生产;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是将人形机器人终端售价降至12万—15万元,实现年产能15万台。”李卫铳直言。

  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最为确定的方向之一,获得了国内外顶级政策、政企资金以及科技龙头的全方位加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产业发展节奏看,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2026年则迎来商业化爆发。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领涨 创业板指数涨超2%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冬芹)2月1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创业板指涨超2%,市场逾4600只股票上涨,全日市场成交1.75万亿元。科技方向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爆发,带动市场风偏快速回升。具体来看,三丰智能、平治信息、双林股份、长盛轴承、汉威科技等近20股涨停。

  近日,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未来12个月的目标点位分别提升至85点和4700点,预计上行空间分别为16%、19%。除了高盛,过去一周,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纷纷发布看涨中国股市的预测。

  广发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吴家祥表示,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科技板块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细分领域中可重点布局AI技术应用端的消费电子、游戏传媒、人形机器人等。

广州日报广东·经济A13粤企加班加点生产人形机器人 张露 赵冬芹2025-02-20 2 2025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