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露

徐雯雯

扫码跟随本报记者的镜头走进广州两会
“朝闻”两会
2月19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广州正式开启“两会时间”。会场内,从议程议题设置到会务安排都有不少新变化新亮点;会场外,广大政协委员备受鼓舞、满怀信心,用实际行动传递大会新气象。
好钢用在刀刃上,时间用在问题研讨上。开幕大会甫一结束,会务组用8分钟时间迅速“转场”,大会发言环节随即进行。9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作现场发言,聚集医疗健康,角度各异,或关注优化医疗服务,或建言生物医药产业,基本涵盖了当前制约广州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在大会发言现场,如潮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
“我们这次的主题并非只为了眼下,而是为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未来广州公共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也是为了惠及更广泛的广州市民。”每一位政协委员发言完毕,广州市政协主席李贻伟便当面“发问”,政协委员现场“作答”。
这场精彩而接地气的“答辩”,让台上台下同频共振,让政协的“好声音”在大会现场凝聚成了提升广州民生福祉、推动广州产业发展的“最强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大家好,广州才会好;广州好,大家才会更好。只要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有获得感,我们政府就会大力去干。”大会现场听取政协委员发言后,广州市市长孙志洋的话掷地有声。
今天的教育质量决定城市的未来高度。去年,广州市政协会议大会发言现场,11条发言中8条着眼教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全市2024年新增学位10107个、2025年计划再增1万个。
聚焦主题协商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市政协从着眼教育转向聚焦医疗健康,从医疗事业和健康产业两条线,历时9个月潜心研究,形成关于广州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当务之急、建设南沙医疗健康城等2份常委会会议建议案、3份“直通车”报告和13份专题报告,也孕育出今年大会发言上的9份提案。
为何是医疗健康?开幕大会上的政协常委会报告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健康的身心和舒适的生活,不仅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推动发展的手段。健康问题事关个人,事关社会,更事关产业机会、发展潜力。”
锚住重点、聚力攻坚,“猛火煮水、重锤打铁”,传递的正是广州市政协汇集全政协之力进行医疗健康深度协商的“强信号”——“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盯广州所需、落实百姓所盼。
萤烛微光,增辉日月。会场内外,万象皆新。“政协委员,广州重之、群众盼之,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新的一年,委员们履职热情更加高涨,一个新的广州正万众一心,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阔步前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朝露、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