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创新德育建设模式 营造“家校社协同共育”新生态

五维发力 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幸福成长

广州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刘畅、钟秀华

  福田学子开心参加特色劳动课程。

福田举行“鲲鹏”研学夏令营,学生探访知名科技企业。

2024福田体育联赛开幕式现场。

  智能时代来临,教育要向何处去?如何破解“幸福教育”密码?

  德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福田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内容,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综合实践育人路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创新区域德育治理模式,推动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累“福田经验”,打造“福田样本”。

  2023年,福田区委、区政府将“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纳入“一榜三令”任务攻坚,率先探索构建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2025年2月,福田教育“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区“一榜三令”年度榜单任务全年考核中荣获“嘉奖令”。今年,福田区首批58项榜单任务中,福田教育两项任务上榜,将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区域协同育人新范式”,同时“打造教育AI‘十百千’示范工程”。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到根上是每个孩子的幸福成长,让每个孩子吃好、睡好、运动好,会学习、有探究精神、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对世界保持好奇心、能担得起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责任与使命。”福田教育坚持“本真、适才、普惠、优质”导向,守护每个“福娃”的成长与幸福,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从高质量的教育中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文、图/刘畅、钟秀华

  启动德育片区建设 全员、全程、全面育人

  为深化广东省首批中小学“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建设成果,探索区域内片区治理模式创新,2024年,福田区教育局启动“1+7+N”德育片区建设,以“整体规划、协同推进、资源共享、品牌塑造”为导向打造区域德育治理新格局,助力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

  福田区按地理区域和资源分布情况将全域划分7个德育片区,区属公办民办学校100%纳入片区管理,打造学校、片区、教育局三级工作链条,为德育管理、交流研修、赛事评比、危机干预等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培、研、赛”,福田区重点加强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教师及特殊教育教师四支队伍建设。同时,首创学生辅导员服务项目,派遣140余名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专业学识的社工驻校辅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实现全区中小学“一学校一社工”的全覆盖,合理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与家庭、学校、社区密不可分的复杂发展性问题。而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到的德育教育的五个维度,福田区开展“一学校一品”“一片区多品”德育特色建设,通过实施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大育人路径,提升全员、全程、全面育人模式。

  家校协同 创新实践“1+1+1+N”家庭教育模式

  让教育回归本源,以学生为本、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和教育强区,福田一直秉持“格局制胜、创新制胜、品质制胜、实干制胜”的理念,以更高站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在福田区委、区政府的统筹推进下,福田教育积极探索家校社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优势资源,加强家校合作,助推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多方参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融合多元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先进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

  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1997年3月,福田区率先成立“春晖”家长学校,创新实践“1+1+1+N”家庭教育模式:成立1所有组织制度的家长学校,打造1支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构建1套有科学体系的课程,归纳基于孩子发展需求的N个主题。27年以来,每年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约800场,义务送课2.6万余场,惠及家长66万人次,并为2万余个青少年家庭提供个性化家庭教育辅导支持。学校100%成立家长讲师团,组织830多名家长讲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定期进校开展宣讲,为学生分享生涯探索、社会见闻、科学知识、安全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等多领域内容,发挥家长家庭教育主动性与实效性。

  社会协同  “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创造幸福的教育,提升学生幸福感,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福田区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融合多方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福田区创新开展了生命价值观教育“五心工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是实施培根铸魂“正心”工程,创新开展思政“5个100工程”“国旗下书记、校长讲思政”等活动。二是实施阳光体育“强心”工程,开展包含37类体育项目的校园体育联赛,千余场次比赛贯穿全年,打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校园体育新样态。三是实施心育护航“安心”工程,健全预防、预警、干预、转介“四级网络”,落实学生心理教育、心理筛查、干预疏导、转介治疗的闭环工作机制。四是实施家校共育“聚心”工程,探索“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整体推进模式。五是实施引领未来“匠心”工程,辖区内高中100%完成学生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指导,开展高中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研究。

  其中,体教融合,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全面发展。依托学校、体校、社会组织三大力量互动合作,福田区共建立区级体育训练基地120个,建设市级高水平运动项目2个,市级体育传统项目37个。足球项目获得国家级比赛冠军3次,省级冠军2次,市级冠军40次;卫教融合,呵护学生身心健康。福田区协同全区多个部门、单位,在全市率先构建“校、家、社、医、政、网”联动的“六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筑牢科学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科教融合,打造“无围墙”的科创教育圈。2023年以来福田区先后打造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等9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结合“每周半天计划”开发48门校外实践课程,涵盖动植物科普、公园设计、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文教融合,推动艺术活动进校园。福田区各学校陆续与关山月美术馆、福田戏剧主题馆、音乐主题馆等多个场馆开展深入合作,通过组织画作展览、观摩学习、主题讲座、非遗手工制作、进校园课程等方式,形成良好的馆校联动氛围;法教融合,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福田区在全市率先探索“一校一法治副校长”“一班一法治辅导员”工作制度。目前全区学校100%配齐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落地30余所学校。通过心理健康课、法治课堂、律师进校园等丰富的形式,开展法治宣教课程5000余节。

  接下来,福田将全面整合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教育主体和资源,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激活全社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构建区域协同育人新范式,打造具备“首善之区 幸福教育”底色的福田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对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先行示范要求,擦亮首善教育品牌,构建“本真、适才、普惠、优质”的教育新生态,福田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营造支持学生成长的协同育人“幸福教育”新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专题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SZA11五维发力 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幸福成长
刘畅、钟秀华2025-02-19 2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