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昨晚闭幕

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广州日报 2025年02月15日 白志标

高亭宇成为本届亚冬会三冠王。 (新华社)

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缓缓熄灭。本栏摄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除署名外)

17岁广东组合肖紫兮/何凌昊首次登上亚冬会舞台。@视觉中国

“喜洋洋”“乐融融”打卡亚冬会赛场。

广东冰舞组合肖紫兮/何凌昊在亚冬会赛场惊喜地收到来自广州的十五运会吉祥物。

到哈尔滨旅游的香港游客点赞亚冬会氛围,同时对在家门口举办的十五运会充满期待。

  亚冬会·总结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现场报道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2月14日闭幕,主场作战的中国冰雪健儿夺得32金27银26铜,其中金牌数占亚冬会总金牌的一半,是中国代表团参加历届亚冬会收获金牌最多的一次。而东道主哈尔滨也乘着亚冬会的东风迎来了这个冬季最后一波“泼天富贵”,外地游客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同时也把城市文化、景观、冰雪特色向全国乃至亚洲做了一次极致传播。

  老将新人齐齐绽放

  本届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堪称惊艳。随着比赛收官,中国冰雪健儿们以32枚金牌、27枚银牌、26枚铜牌的耀眼成绩,毫无悬念地稳居金牌榜与奖牌榜榜首,刷新了参加亚冬会的历史最佳战绩。

  在赛场上,无论是徐梦桃、齐广璞、宁忠岩、高亭宇等老将,还是刘梦婷、张小楠、肖紫兮等新人,都在哈尔滨倾尽全力。老将们展现出了“姜还是老的辣”的风采,如冰面上的“速度王者”高亭宇,他在男子100米和500米速度滑冰赛场上,每次亮相都如一道闪电划过,其中在100米项目上还以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强势夺冠;“空中技巧女王”徐梦桃,尽管饱受伤病困扰,但她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在空中划出了最美的弧线,在本届亚冬会两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她的笑容中满是王者归来的自信与豪迈。

  年轻选手特别是雪上项目的小将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18岁的刘梦婷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中,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力压众多强敌,连夺两枚金牌。张小楠、熊诗芮包揽女子单板滑雪坡障和大跳台前两名,而新增的滑雪登山项目,年轻的藏族姑娘次旦玉珍继续展示其在青年世界杯上的超强能力。可以说,年轻选手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让人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无限未来。

  雪上项目全面崛起

  在本届亚冬会上,中国代表团收获的金牌首次呈现“雪多冰少”的局面,32枚金牌中有19枚来自雪上项目,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和滑雪登山项目“包揽”成了关键词,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选手当主角。以往雪上项目能成为金牌项目的只有空中技巧,如今雪上项目全方位扩展,空中技巧除了老将徐梦桃、齐广璞外,年轻选手已经具备了走上国际赛场领奖台的能力,而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大跳台全都是“小鬼当家”。同时,滑雪登山作为本届亚冬会的新增大项,中国队年轻选手们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包揽了3个项目的全部9枚奖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这个新兴项目上的巨大潜力。

  而在速度滑冰赛场上,中国军团仿佛化身冰上的“梦之队”,以绝对优势席卷赛场。他们在14个小项中斩获11枚金牌,男子项目更是霸气地包揽全部金牌,女子中长距离项目也毫不逊色地将所有奖牌收入囊中。高亭宇在男子100米比赛中打破亚洲纪录的那一刻,全场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那是对“中国速度”的认可与赞叹,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速度滑冰项目迈向新高度的标志。

  亚冬会拉动冰雪经济

  作为东道主,哈尔滨成绩斐然。据统计,在本届亚冬会效应的加持下,春节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6.6%。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入境游订单更是同比激增157%。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哈尔滨,如今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尔滨”华丽变身为“国际滨”,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火箭般蹿升。

  在经济方面,亚冬会的拉动作用更是显著。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亚冬会”搜索量环比上涨862%,哈尔滨及周边酒店预订量一路飘红,各大餐饮店铺前常常排起长队,旅游收入呈几何倍数增长。冰雪装备等关联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订单量显著增长,冰雪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跃升至近30%,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亚冬会也为哈尔滨打开了国际交流的大门。大批来自东南亚、欧美的国际友人纷至沓来,境外门票预订量翻倍,东南亚客源增长35%。不同肤色的人们汇聚在哈尔滨,共同欣赏冰雪美景,观看精彩赛事,品尝特色美食。在这里,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让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底色更加鲜明。

  亚冬会·手记

  在亚冬会感受十五运热度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随着燃烧了8天的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缓缓熄灭,这项重大的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就此落幕。从2月6日到达哈尔滨到14日亚冬会闭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城市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也感染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您什么时候到哈尔滨”“您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您在机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接待”……在还没有到达哈尔滨前,记者就多次收到亚冬会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暖心电话。“你们如果觉得冷的话,进屋里暖和暖和。”中央大街一家小店的老板娘招呼门口的游客。而在亚冬会一家特许商品售卖店的货架上,除了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外,还有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热情和包容在这里得到最好的注解。

  当记者拿着“喜洋洋”“乐融融”公仔在主媒体中心门前拍照时,路过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眼认出了这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激动又热情地围观:“我记得十五运会的吉祥物是海豚,好可爱啊。”而在本报记者与哈尔滨媒体记者交换十五运和亚冬会吉祥物时,路过的记者对十五运吉祥物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十五运会吉祥物是在这里买的吗?”

  在花样滑冰现场,“喜洋洋”“乐融融”甚至“反客为主”,选手比赛结束后,粉丝抛进冰场的公仔中总是能看到“喜洋洋”“乐融融”。广东冰舞组合肖紫兮/何凌昊赛后更是把“喜洋洋”“乐融融”抱到混合采访区接受全国乃至亚洲多家媒体的采访,并邀请大家关注十五运会。中国香港队的短道速滑队员朱定文则向中外记者介绍十五运会对大湾区体育包括冰雪运动的促进作用。

  因为热情,让亚冬会、哈尔滨一直保持着热度,而这份热度正传递给将在粤港澳举行的十五运会。

广州日报体育A6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白志标2025-02-15 2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